孩子與成人不同, 他們面對的每個問題都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他們還必須掌握許多思維和行動的技能。 這時候孩子的自言自語不僅正常(10歲以下的兒童自言自語占日常言語總量的20~60%), 而且是必要的。 因為自言自語能夠幫助孩子自我調節、掌握技能、解決問題。
成人告訴3歲的帆帆, 要帶他到小山坡去玩。 帆帆突然說:“牛, 牛。 ”他多次在山坡上看見過牛,
Advertisiment
6歲的恬恬是個膽怯的女孩, 交往能力明顯低於同齡的小朋友。 有一次幼稚園裡來了個阿姨, 坐在舔舔身邊。 恬恬一邊扭動身子, 一邊念念有詞, 聽不清楚什麼意思, 但可以感覺到她在訴說事情, 在模仿一種興奮的情境。 這是恬恬正在通過自言自語體驗與人交談的心情, 學習尋找話題, 看來她正嘗試突破與人, 特別是與成人交談的難關。
我們也可以正在做算術題的小學低年級兒童身上找到典型的自言自語的例子。
Advertisiment
隨著年齡和能力增長, 大聲的自言自語會變成小聲的嘀咕, 最後轉變為思維過程中靜默無聲的內部言語。 孩子的自言自語正是這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健康的話題應答性行為。
絕大多數的父母並不壓制孩子的自言自語, 但仍然把它們看作毫無意義的行為, 置之不理。 基於自言自語對孩子的重要意義, 父母應該學會傾聽孩子的自言自語。 從傾聽中, 父母可以瞭解孩子的發展狀況, 可以發現孩子面臨哪些方面的困難, 從中助一臂之力。 父母還可以多用言語給孩子一提示, 便於孩子豐富自己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