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清酶檢測常用:穀丙轉氨酶ALT(GPT)、穀草轉氨酶AST(GOT)、鹼性磷酸酶(ALP)、γ-穀氨醯轉肽酶(γ-GT或GGT)等.以上各項酶在肝細胞中均有存在,當肝細胞膜受損或細胞壞死時,這些酶進入血清便增多.通過測定血清或血漿中酶的活性,即可反映肝細胞受損情況及損傷程度. 在各種酶試驗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細胞損傷與否及損傷程度.各種急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細胞損傷時,血清ALT最敏感.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ST升高程度超過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臟損傷程度.
在重症肝炎時,由於大量肝細胞壞死,血中ALT逐漸下降,而此時膽紅素卻進行性升高,即出現“膽酶分離”現象,這常常是肝壞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復期,如果出現ALT正常而γ-GT持續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時如果γ-GT持續超過正常參考值,提示慢性肝炎處於活動期.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於ALT.
Advertisiment
ALT與AST主要分佈在肝臟的肝細胞內,正常值均為0-40國際單位.
鹼性磷酸酶(ALP)和γ-穀氨醯轉肽酶(GGT或γ-GT)是診斷膽道系統疾病時常用的指標.
反映肝臟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項目
總膽紅素(TBil)和直接膽紅素(DBil)
當患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內出血等時,都可以出現總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說明肝細胞處理膽紅素後的排出發生障礙,即發生膽道梗阻.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00~120天.紅細胞死亡後變成間接膽紅素,經肝臟轉化為直接膽紅素,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泄,而發生阻塞性黃疸.肝炎患者的黃疸一般為肝細胞性黃疸,也就是說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而淤膽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Advertisiment
總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7μmol/L(1-4mg/L).
Advertisiment
反映肝臟合成貯備功能的項目
反映肝細胞合成代謝功能的指標:總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凝血酶原時間(PT).一旦肝臟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標在血液中濃度隨之降低,其降低程度與肝臟合成功能損害程度呈正相關.血清麝濁試驗 簡稱TTT,反映了肝實質損傷的程度,也是肝臟蛋白質代謝功能紊亂的一種定性試驗,其升高的程度基本與肝臟損傷的程度平行.
白蛋白是在肝臟製造的, 當肝功能受損時, 白蛋白產生減少, 其降低程度與肝炎的嚴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白蛋白在體內起到營養細胞和維持血管內滲透壓的作用.當白蛋白減少時,血管內滲透壓降低,患者可出現腹水.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製造的, 當體內存在病毒等抗原(敵人)時, 機體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來消滅敵人.因此,球蛋白產生增加.
Advertisiment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為35-50g/L,球蛋白為20-30 g/L,A/G比值為1.3-2.5.
反映肝臟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專案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產生減少,而同時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慢性乙肝患者,長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跡象.白蛋白的水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常肝細胞的數量,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漸減少,則表示病情較重,預後不好;治療後白蛋值上升,提示治療有效;白蛋白值減少到25g/L以下時,容易發生腹水.球蛋白值升高,一般表示肝臟內有炎症改變.當A/G比值小於1時,稱A/G比值倒置.病情惡化時,A/G比值下降.若倒置,常提示有慢性肝實質性損害,預後較差.
Advertisiment
凝血酶原時間(PT)延長揭示肝臟合成各種凝血因數的能力降低.肝臟是血液凝血因數的主要場所,當凝血酶原活動度降低時,常反映肝細胞的損害程度,常引起出血、淤血等臨床表現.A/G比值正常為1.3-2.5.
反映肝臟腫瘤的血清標誌物
甲胎蛋白(AFP)是用於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生化檢驗指標.雖然甲胎蛋白(AFP)升高,但此時大多數肝癌病人無明顯症狀.不過少數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惡性腫瘤等情況下甲胎蛋白也會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發性肝癌那樣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應同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診斷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