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股癬的鑒別和治療的方法

臨床上怎樣去診斷股癬?

(l)好發部位:其好發部位為外生☆禁☆殖☆禁☆器、肛門及周圍、大腿內側。

(2)症狀:症狀以患部瘙癢為主。 皮損表現可為丘疹、水皰或丘皰疹, 視真菌病原體的不同而異, 形態不一, 有點滴形、圓形、環形、肉芽形等。 一般早期為紅色斑片, 表面有鱗屑, 以後逐漸擴展到腹股溝、臀部, 邊界清楚, 有炎症性改變且隆起而狹窄。 晚期則經常在皮損邊緣形成小皰或皮膚小結節, 中央癒合傾向, 或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 皮損邊緣從中心等距離向外擴展, 形成環狀或多環狀, 故又叫圓癬。

(3)其他:絮狀表皮癬菌所致的皮損典型且發病快;紅色癬菌所致者發病緩慢,

Advertisiment
甚至還可能使病損部位從臀部擴展至腰下部、腹部, 偶爾伴有疼痛, 嚴重者伴其他細菌感染。

股癬應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1)紅癬:缺乏炎症性改變, 患部皮膚呈磚紅色, 邊緣無炎症環, 無瘙癢症狀。

(2)念珠菌病:常見於女性, 皮損無明顯的邊界, 好發於黏膜和皮膚皺褶處, 有白色凝塊狀分泌物。 此外, 本病還應與環形紅斑、環狀銀屑病、玫瑰糠疹、神經性皮炎、濕疹等相鑒別, 必要時配合真菌檢查。

(3)外☆禁☆陰濕疹:陰囊或女☆禁☆陰先發, 然後延及陰股與會陰, 初為丘疹、紅斑, 繼而結痂肥厚等。

(4)擦爛紅斑:除陰股外, 在腋窩與乳☆禁☆房下方等處亦可發生, 表現為紅斑、流脂及燥裂, 局部有熱痛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