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磚”家vs孩子親媽

“喲, 這孩子怎麼光著腳啊, 要著涼嘞!”

“沒事兒, 大夏天的, 我家寶寶不喜歡穿襪子。 ”

“你家孩子怎麼還不會說話, 別的孩子這麼大早說話了!”

“孩子說話有早有遲, 正常!”

“孩子快一歲了吧, 怎麼還在吃奶?”

……

育兒路上, 總會蹦出幾個“磚”家, 愛指點的社區大媽、一肚子陳年育兒經的老人……也許剛開始能應付, 還會在心裡反駁“孩子到底是你生的還是我生的?”但是說得次數多了, 你會不會招架不住, 然後各種焦慮和懷疑?一起看下蜜友是如何與“磚”家過招的。

·子曦麻麻:攀比型“磚”家, 惹不起, 躲得起

辦公室文員 女兒2歲半

帶孩子出門,

Advertisiment
和小朋友一起玩, 有的媽媽就會問:“你家孩子多大了?”得知寶寶的年齡後, 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指點”:這麼大該上幼稚園了吧?會數數嗎, 會背詩嗎?我家孩子比你家孩子還小, 會背好幾首古詩, 還會數數、識字呢。

面對這種借著指點去攀比的家長, 我會默默地走開, 也不想過多地理論, 因為我家孩子除了會唱幾首歌, 其他的都不會, 我也沒有刻意去教。 我認為孩子3歲之前應該是無憂無慮的, 不想過早地對孩子提出要求。 再說了,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是不一樣的, 家長不要輕易被這些愛攀比的“磚”家影響。

·妍妹的媽媽咪呀:育兒路上, 仁者智者不如當局者

全職媽媽 女兒15個月

寶寶看上去比較瘦小, 很多人看見了都會說“這孩子肯定不好好吃飯吧,

Advertisiment
營養跟不上, 不然怎麼這麼瘦呢!”這時候我都會一笑了之。 我的孩子我瞭解, 瘦胖都是一時的, 只要健康就無妨。

我覺得在育兒這方面, 不要去插手別的孩子的成長, 也別拿自家寶寶跟別的孩子去比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當然互相探討、各抒己見沒問題, 育兒路上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順其自然就好。 所以當身邊有人傳授一些育兒經的時候, 要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 當然聽聽別人的意見也不是壞事, 前提是要瞭解自己的孩子。

·Panliguqi:回首育兒路, 包容和理解少不了

全職媽媽 女兒4歲

一轉眼女兒都4歲了, 育兒路上, 的確遇到過很多“好心”的過來人, 大家七嘴八舌, 各種指教。 關於孩子能不能長時間穿紙尿褲、寶寶6個月以前一直吃自己的小手、女兒穿衣多少的問題……“磚”家的指教總是讓自己好一通解釋,

Advertisiment
無奈之下只好以笑應對。

現在想想, 其實大家也都是善意的。 只是傳統觀念撞上新時代的科學育兒觀, 總會有一些摩擦。 新手爸媽, 要多學習育兒知識, 多交流探討, 一定能帶出健康, 快樂的寶寶。 對於育兒“磚”家, 要多些理解, 多些包容, 一切都不是問題。

·張璐瑜:育兒只要心態好, “磚”家那都不是事兒

全職媽媽 女兒兩歲半

我家璐璐胳膊上長了一些小疙瘩, 見過的人免不了要問:“你家閨女胳膊上的小疙瘩是什麼呀?是痱子嗎?怎麼這麼多?要帶孩子去看看醫生啊!”這些個問題是我這兩年來聽得最多的, 的確是聽煩了。

Advertisiment
為此我帶她去大型的兒童醫院看過, 也在網上搜查過, 都說是寶寶的體質問題, 屬於慢性病, 等孩子大些就好了。 雖然人們的意見會讓我有些厭煩, 可每次有人提及, 我都會耐心地解答, 不怕她們異樣的神情跟眼光。 因為我相信等到女兒長大一些, 這些小疙瘩就會消失的, 她與其他孩子並沒有什麼兩樣, 只要心態好, 那都不是事。

·育兒是一場深刻的自我修行

本期媽媽心理師 朱澤華

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需求, 都是對父母愛的渴望, 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僅僅是對父母的要求之一。 育兒的過程中, 經常會遇到來自外界的“壓力”, 撞擊著自身的育兒理念, 這就需要父母進行自我修煉。

孩子受到外界的誇獎, 是對父母帶孩子的肯定。

Advertisiment
而事實上, 人們習慣於孜孜不倦地干預和評價別人, 並總能指出“不足之處”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剛開始父母可能會覺得無所謂, 對於客觀的建議也會欣然接受, 偶爾也會啟動防禦模式, 用忽略、否定、轉移、解釋等方法來處理這些資訊及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 可是被防禦機制處理的東西並不能徹底清除, 總以這樣那樣的形式殘留下來, 這時內心的懷疑、憤怒、焦慮、擔憂、恐懼就會被誘導出來, “受挫感”動搖著原本一顆堅定的心。

其實, 當下你所採用的育兒方式背後都有存在的理由、價值和意義, 你相信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和節奏, 也願意用時間去等待, 可是為什麼還會時不時地被擾動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你的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好,你的育兒方式也沒有像“磚”家們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只是你的內心被干擾了,你的“內在小孩”受到了傷害。孩子與父母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當孩子被比較、被評價時,父母潛意識裡的那個“內在小孩”就會蹦出來,我們以為那個曾經因為不夠優秀而遭忽略或否定的小女孩、小男孩早已是歷史了,意識層面上也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應付這樣的局面,也不希望孩子將來為變得優秀所累。但是當我們不斷面對批評、要求、評價時,我們的存在感、價值感、意義感就會再次變得脆弱、敏感,外在的評價早已內化成對自我的認知,無能感可以瞬間淹沒我們。我們的孩子因為不像鄰居的孩子能唱能跳,沒有別的孩子長得健壯,甚至還有些明顯的不足,也因為別人擅長發現這些差異,加以所謂的“建設性”建議,我們就輕而易舉地被周圍的目光影響到,甚至於發展出這樣的認知:我的孩子確實不行,確實比別的孩子差。

事實真是如此嗎?不是!

出路在於對自我的認知,我們是否接受自己,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有缺陷。當坦然面對自己時,意味著我們全然地愛著自己、擁抱自己,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意見與評價裡,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接受自己的短處,沒有好壞之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看到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感動,但不執著于成功與失敗。我們接受自己,就不會將自身未得到滿足的地方寄託到到下一代身上,而只是單純地愛他們本來的樣子。 

你的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好,你的育兒方式也沒有像“磚”家們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只是你的內心被干擾了,你的“內在小孩”受到了傷害。孩子與父母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當孩子被比較、被評價時,父母潛意識裡的那個“內在小孩”就會蹦出來,我們以為那個曾經因為不夠優秀而遭忽略或否定的小女孩、小男孩早已是歷史了,意識層面上也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應付這樣的局面,也不希望孩子將來為變得優秀所累。但是當我們不斷面對批評、要求、評價時,我們的存在感、價值感、意義感就會再次變得脆弱、敏感,外在的評價早已內化成對自我的認知,無能感可以瞬間淹沒我們。我們的孩子因為不像鄰居的孩子能唱能跳,沒有別的孩子長得健壯,甚至還有些明顯的不足,也因為別人擅長發現這些差異,加以所謂的“建設性”建議,我們就輕而易舉地被周圍的目光影響到,甚至於發展出這樣的認知:我的孩子確實不行,確實比別的孩子差。

事實真是如此嗎?不是!

出路在於對自我的認知,我們是否接受自己,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有缺陷。當坦然面對自己時,意味著我們全然地愛著自己、擁抱自己,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意見與評價裡,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接受自己的短處,沒有好壞之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看到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感動,但不執著于成功與失敗。我們接受自己,就不會將自身未得到滿足的地方寄託到到下一代身上,而只是單純地愛他們本來的樣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