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別圖快,慢養才出好孩子

快節奏的生活讓家長們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也越來越急躁, 盲目追求短期效果。 從懷孕就張羅選擇幼稚園、購買學區房, 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 滿滿當當的各類安排讓不少孩子一大早睡眼惺忪地爬出被窩, 就被催促著“趕快吃飯”、“走快點”, 有的孩子甚至七八歲就被送到國外去讀書……

孩子們只能用小小的身軀疲于應付, 學習效果很難保證不說, 更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長此以往, 孩子可能變得缺乏自信心、進取心, 對學習任何東西都提不起興趣, 甚至也會變得像家長一樣容易焦慮、脾氣暴躁,

Advertisiment
成年後在人際關係、婚戀、事業方面都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教育需要耐心, 家長不妨適當放慢節奏, 還教育一個“慢”過程,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要教出品學兼優、心理平衡的孩子, 需要家長首先做到平和。 孩子如同一面鏡子, 你給他笑容, 他就還你燦爛;你對他生氣, 他就還你憤怒;你給他信心, 他就還你成功。 慢養孩子, 多些耐心, 如同花開, 你需要在冬天耐心等待它積蓄力量, 在春天澆水施肥, 在夏天呵護欣賞, 在秋天才能享受果實和成功。

慢養孩子, 不等於放任不管, 而是給他一定自由, 讓他慢慢爬升, 慢慢學會為自己負責。 要允許他們以孩子的身份和視角看待周圍、解讀生活, 允許他們在學步時跌倒, 允許他們成績不夠優秀,

Advertisiment
允許他們不夠高大、威武、漂亮, 允許他們一切真實的存在。 只要你允許那個真實的他們, 就會把生命原本具有的向上動力交還他們, 努力生長就是他們內在最自然的流露。 那個時候, 學習不再是為了應付家長, 成績不再是為了證明自己,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去體驗生命的美好過程。

有個案例, 家長給孩子報了六七個學習班, 有一陣子, 一提到上學, 孩子就噁心、嘔吐。 來諮詢時, 我們建議先把孩子的學習班都停掉, 週末什麼都不學, 就去戶外、公園、郊野撒歡。 過了約三個月, 家長回饋, 孩子開始主動畫畫, 而且, 畫得越來越有想法、越來越有靈氣。 如今, 這個9歲孩子的畫畫水準已經得到專業人士的肯定。 在這個案例中,

Advertisiment
我問那個母親:“如果孩子以後一無所成, 你還愛她嗎?”媽媽說:“愛!”“那就好, 那就拿出這份心態陪孩子一起成長就可以, 放低期待, 讓她做自己、為自己負責。 ”

每個孩子都有天賦, 短跑速滑確實可以帶來激情體驗, 但跨越重重障礙登頂珠峰也不失為另一種風景。 當我們明白不管孩子未來做太空人還是廚師, 賣豬肉還是跳芭蕾, 都是他們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時, 也許就可以更好地實踐“慢養孩子”的真諦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