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可以不專業,但需勤奮

女兒出生那天, 我有了自己的企業;女兒兩歲的那個世紀之末, 從巔峰墜入谷地, 徹底破產, 一貧如洗。 自此, 偏遷市隅, 閉門讀書, 相妻教女, 權作天倫。

幼時家規甚嚴, 棍棒之子, 樂趣不多。 眼看女兒天真爛漫, 已知筆好書, 求問心切, 實在不忍心把舊日的遺憾留給女兒。 於是開始琢磨無中生有, 自創條件, 竭力給女兒一個活潑舒適, 娛學相宜的家庭環境, 以使孩子情緒充分調動, 盡情發揮其興趣, 給她以自信, 從中把握她的潛能點。

我想, 乏味的理論和時髦的口號都不如從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切實做起。

Advertisiment
孩子優秀道德品質的形成, 完善人格的建立, 也不就是從這平凡生活裡潛移默化中構築的麼?

葉聖陶先生說過:“我將特別注意, 讓小朋友養成好習慣。 ‘教育’這個詞, 往精深的方面說, 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巨大的著作, 可是就粗淺的方面說, ‘養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她的含義……都必須化為習慣, 才可以一輩子受用。 我將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硬是要養成, 決不馬虎了事。 ”

今年女兒將五歲, 聰明活潑, 機靈好學, 對人彬彬有禮, 喜歡一切童話傳說裡面美好的事物, 運動, 繪畫, 英語都主動地去接觸, 彩筆, 兒童英語磁帶都是她的好朋友。 當然, 孩子身上的缺點她也有, 但她會盡力克制, 即使犯了錯, 也知錯能改, 說“對不起”。 沒有別的特殊方法,

Advertisiment
只是教她在平時的行為中“養成好習慣”。

現在的孩子, 就如同溫室裡的花草, 是父母的心頭肉, 爺爺奶奶的眼珠子, 物質生活上保障充足, 教育投資似乎非得錢多不可。

出生伊始, 父母們就為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可謂投師問友煞費苦心。 各類傳媒關於“天才”“神童”的成功之路的報導宣傳鋪天蓋地, 目不暇接;世界各國的早教經驗範例也深受年輕父母的青睞, 爭相引薦並付諸實施。

卡爾.威特, 蒙台.梭利, 鈴木鎮一, 井深大等各位早期教育先行者已經為我們鋪好了路, 架好了橋, 點燃了明燈, 在此意義上, 我們和孩子們都是幸運的。 但從中也能夠看出:早期教育和有錢與否沒有任何必然聯繫, 重要的是, 我們對孩子內心世界的瞭解和理智的關懷有多少,

Advertisiment
行動上為孩子們作了些什麼。

孩子不知道也不在乎父母有錢會是多麼榮耀, 他們不會考慮應該擁有汽車洋房服裝名牌和要當人上人。 他們只需要爸爸媽媽提供給他(她)一個溫馨和諧, 色彩斑斕的溫暖家庭, 興趣世界。 當孩子一旦到了能夠獨立行走的那一天, 他(她)就需要:

一片屬於孩子自己的空間。 可以是客廳, 臥室, 甚至是父母床頭的一角, 只要乾淨明亮。 再鋪上一小塊地毯也花不了幾盒煙錢。

兩個專門盛玩具的大紙箱。 家電的瓦楞紙包裝箱就蠻好, 孩子可以選擇哪個裝新玩具哪個裝舊的, 形成他(她)的秩序感。

一隻放置屬於他(她)自己的線團布頭扣子的小盒子。 孩子到了三歲,

Advertisiment
一般經過家長或幼稚園老師的指導, 就能夠安全的使用剪刀和針線了, 相信他(她)的能力。

一張適合孩子身材可以在上面寫寫畫畫做手工的小桌子, 和一把小椅子。 這樣, 孩子一旦確定那是自己的, 他(她)就再不會去搶父母的書桌了, 在他(她)心裡會自然生出一種自豪感, 而且爸爸媽媽學習看書時的情形能夠大大感染激發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天生的。

一個屬於孩子的用於放置他(她)自己畫冊, 書本和文具的抽屜或書包。 書包可以是表姐表哥用

過的, 只要修補好, 洗乾淨, 孩子才不會介意它是舊的, 一定會說:“我有一個新書包了!”要知道, “上學”這個字眼, 在孩子眼裡是多麼神聖而嚮往, 有了書包就意味著有了像哥哥姐姐一樣能夠上學的資格。

Advertisiment
他(她)首先裝進書包的也一定是心愛的書和畫冊, 而不是玻璃球畫片兒和糖果布娃娃。

一隻裝有鉛筆, 橡皮, 卷筆刀, 直尺的文具盒。 得到書包的同時, 往往也會得到一隻舊文具盒, 孩子當然不會嫌棄——書包裡怎能沒有鉛筆盒呢!

一套孩子自己的彩色鉛筆或12色水彩筆。 他(她)將永遠記得這是誰送給他(她)的禮物。

幾本任由孩子塗鴉的圖畫本。 最好是父母從紙張店買來的整張白紙, 請店家或自己裁制, 這樣既可隨意裁減大小又經濟。 喜歡絢麗的色彩和信手塗鴉是孩子們的天性。 動手畫的過程能很好的培養孩子對色彩的感知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對小手的肌肉控制能力也是極好的鍛煉。 當然,別指望孩子一下筆就給你畫出個小狗小貓,重要的是,孩子畫的每一筆曲線和每一點都蘊含著豐富的感情成分。

一套填色的圖畫書。當你帶著孩子看天空和夕陽時,她知道了什麼是藍色和紅色;看到樹木小草時,知道了它們應該是綠色;聽童話故事,知道了小黃鴨的黃和小紅帽的紅,知道了白雪公主的頭髮像烏檀木一樣黑,皮膚像雪一樣白……

幾本帶方格的“作業本”。教孩子數和字儘量寫在格子裡,如果他(她)已經會簡單地寫幾個的話。應該讓孩子逐漸形成這種意識,不管寫得好還是不好。

一些能隨意折疊撕撕剪剪的紙。紙型不限,只要撕得動,否則容易影響孩子的肆意發揮和發洩。這樣,爸爸再不用因為你的書報檔變成一堆碎片而懊喪了。

一架可以讓孩子自己簡單操作的答錄機。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喜歡聽故事和歌謠的願望會促使他(她)在三歲就能在你的一兩遍示範下牢牢記住“PLAY”“STOP”鍵與如何翻轉磁帶,只要別教他(她)如何插拔電源。沒有童話和音樂的童年時可怕的,“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於想像的人。”童話能夠陶冶孩子的品德和人格,從中學會正直,勇敢,親情,友誼,克己;音樂和兒歌能夠調節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對音樂的感知力。一台小答錄機就解放了自認沒有音樂細胞和經常沒有精力時間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們,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一本一天撕一頁的大字日曆。街上幾塊錢到處買得到。把每天撕日曆的工作交給孩子,這比抽象的交給孩子日期的概念強百倍。孩子就會自己去看離綠色的星期六紅色的星期日差幾天,也會知道必須揭到哪一天才能吃上自己的生日蛋糕,對數的概念將會逐漸加強。

一隻功能簡單帶大碼阿拉伯數字的孩子喜歡的卡通造型鬧鐘。告訴孩子這是他(她)的好朋友,讓它負責提醒孩子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孩子會認同這種遊戲方式,並認真去對待,媽媽再不會整天為寶貝賴床而頭疼。

幾尾由孩子來餵食的小魚小龜。把有關的童話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自然會好奇地融身其中去愛它們,觀察它們,同它們交談,也不用擔心有些孩子因過分好奇而把它們撈出來變成“魚幹”。我對動物沒有偏見,小貓小狗確實可愛,可那是孩子所控制不了的。

幾粒讓孩子自己種上短期就能夠發芽的植物種子。教孩子把種子種在花盆裡,每天讓他(她)自己澆水,當孩子親眼看到種子破土出芽的那一天,成功和自信的種子也自然的灑在了孩子的心田。更簡單些,廚房裡的蒜瓣兒,土豆,白菜根,泡在盛有清水的碟子或碗中放

在窗臺陽光下,嫩芽吐綠的時候也挺漂亮。

一個由父母帶著孩子去郊外或農村的週末。你要想省下價格不菲的公園門票,你還想省下你的力氣嗎?你不想帶著孩子逃脫空氣污濁的水泥森林,到郊野鄉村看一看聽一聽相違已久的蝶花鶯草流水蛙鳴嗎?感覺一下真實的藍天白雲靜夜繁星嗎?想是在為我們這些所謂“現代人”創造的所謂“現代文明”感到羞愧而汗顏吧!如果孩子真的問,那你就誠實的告訴他(她),什麼樣兒的世界才是我們夢想的家園……

其實,我們能夠為孩子們做得還很多,只因為太容易為自己找到推託的理由甚至不屑去想。這些都是我們身為父母力所能及的,舉手之勞,不需影響工作,不用花費許多本來就拮据的金錢,但在孩子們的眼中心中則感受到了童年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它們知道,“這是爸爸媽媽為我做的”,它們體會到了父親的慈祥和偉大,母親的溫愛與體貼,它們將受用一生。

老威特說,我從來沒想過把兒子培養成某一方面的天才……我只是想讓兒子能夠成為一個全面發展走向完美的人,只是想讓他的一生在充滿情趣和幸福之中度過,僅此而已。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是你一定不要只甘心成為庸才的父母。”

應該怎樣理解我們將為孩子們所作的一切呢?在孩子們重要的人生起步階段,我們只是做了點兒父母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忘記,我們些許的惰性和忽視,都會給我們的孩子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當然,別指望孩子一下筆就給你畫出個小狗小貓,重要的是,孩子畫的每一筆曲線和每一點都蘊含著豐富的感情成分。

一套填色的圖畫書。當你帶著孩子看天空和夕陽時,她知道了什麼是藍色和紅色;看到樹木小草時,知道了它們應該是綠色;聽童話故事,知道了小黃鴨的黃和小紅帽的紅,知道了白雪公主的頭髮像烏檀木一樣黑,皮膚像雪一樣白……

幾本帶方格的“作業本”。教孩子數和字儘量寫在格子裡,如果他(她)已經會簡單地寫幾個的話。應該讓孩子逐漸形成這種意識,不管寫得好還是不好。

一些能隨意折疊撕撕剪剪的紙。紙型不限,只要撕得動,否則容易影響孩子的肆意發揮和發洩。這樣,爸爸再不用因為你的書報檔變成一堆碎片而懊喪了。

一架可以讓孩子自己簡單操作的答錄機。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喜歡聽故事和歌謠的願望會促使他(她)在三歲就能在你的一兩遍示範下牢牢記住“PLAY”“STOP”鍵與如何翻轉磁帶,只要別教他(她)如何插拔電源。沒有童話和音樂的童年時可怕的,“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於想像的人。”童話能夠陶冶孩子的品德和人格,從中學會正直,勇敢,親情,友誼,克己;音樂和兒歌能夠調節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對音樂的感知力。一台小答錄機就解放了自認沒有音樂細胞和經常沒有精力時間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們,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一本一天撕一頁的大字日曆。街上幾塊錢到處買得到。把每天撕日曆的工作交給孩子,這比抽象的交給孩子日期的概念強百倍。孩子就會自己去看離綠色的星期六紅色的星期日差幾天,也會知道必須揭到哪一天才能吃上自己的生日蛋糕,對數的概念將會逐漸加強。

一隻功能簡單帶大碼阿拉伯數字的孩子喜歡的卡通造型鬧鐘。告訴孩子這是他(她)的好朋友,讓它負責提醒孩子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孩子會認同這種遊戲方式,並認真去對待,媽媽再不會整天為寶貝賴床而頭疼。

幾尾由孩子來餵食的小魚小龜。把有關的童話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自然會好奇地融身其中去愛它們,觀察它們,同它們交談,也不用擔心有些孩子因過分好奇而把它們撈出來變成“魚幹”。我對動物沒有偏見,小貓小狗確實可愛,可那是孩子所控制不了的。

幾粒讓孩子自己種上短期就能夠發芽的植物種子。教孩子把種子種在花盆裡,每天讓他(她)自己澆水,當孩子親眼看到種子破土出芽的那一天,成功和自信的種子也自然的灑在了孩子的心田。更簡單些,廚房裡的蒜瓣兒,土豆,白菜根,泡在盛有清水的碟子或碗中放

在窗臺陽光下,嫩芽吐綠的時候也挺漂亮。

一個由父母帶著孩子去郊外或農村的週末。你要想省下價格不菲的公園門票,你還想省下你的力氣嗎?你不想帶著孩子逃脫空氣污濁的水泥森林,到郊野鄉村看一看聽一聽相違已久的蝶花鶯草流水蛙鳴嗎?感覺一下真實的藍天白雲靜夜繁星嗎?想是在為我們這些所謂“現代人”創造的所謂“現代文明”感到羞愧而汗顏吧!如果孩子真的問,那你就誠實的告訴他(她),什麼樣兒的世界才是我們夢想的家園……

其實,我們能夠為孩子們做得還很多,只因為太容易為自己找到推託的理由甚至不屑去想。這些都是我們身為父母力所能及的,舉手之勞,不需影響工作,不用花費許多本來就拮据的金錢,但在孩子們的眼中心中則感受到了童年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它們知道,“這是爸爸媽媽為我做的”,它們體會到了父親的慈祥和偉大,母親的溫愛與體貼,它們將受用一生。

老威特說,我從來沒想過把兒子培養成某一方面的天才……我只是想讓兒子能夠成為一個全面發展走向完美的人,只是想讓他的一生在充滿情趣和幸福之中度過,僅此而已。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是你一定不要只甘心成為庸才的父母。”

應該怎樣理解我們將為孩子們所作的一切呢?在孩子們重要的人生起步階段,我們只是做了點兒父母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忘記,我們些許的惰性和忽視,都會給我們的孩子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