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嫂知識:寶寶6-7個月時的育兒要點

輔食多樣化, 逐漸增加飲食, 注意消化不良, 學習爬行, 充分爬行促進感覺統合協調發現。

匐行取物扶走: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培養與人的交往學拿勺、用杯喝水學坐便盆防事故, 注意衛生, 預防傳染病7-9個月內嬰兒不僅能翻身, 獨坐, 能爬, 有的還可站立, 活動範圍擴大。 手的精細動作出現到9個月時已能用食指取小東西。 情緒不穩定, 容易由苦轉笑。 能理解別人的語言, 並能作出一定的手勢。

學習用杯喝水嬰兒6-7個月時, 就可以訓練用杯子喝水、喝奶。 因長期含奶瓶, 使嬰兒對奶瓶產生依賴, 離開奶瓶就不肯入睡。

Advertisiment
拿勺子可促進一眼一腦的協調發展。

練習坐便盤8個月的嬰兒已經坐的很好, 此時應培養嬰兒坐便盆的習慣, 每天定時讓嬰兒坐便盆上排便。 逐漸養成習慣。 每次坐便盆的時間不要太長, 否則易發生脫肛。

手抓食物是嬰兒自己動手吃飯的第一步, 手抓食物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可為嬰兒將來用匙吃飯做準備處理食欲減退開始加輔食時, 嬰兒可能吃的很好, 但7-9個月時, 食欲突然減退, 甚至母乳和配方奶也不想吃。 原因是嬰兒的體重增加的速度減慢, 食物需要相對少一些, 也可能因陸續出牙引起的不適, 或是對食物越來越挑剔。 食欲減退可能是暫時現象, 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嬰兒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不要強迫。

訓練爬行爬行可為以後的站立行走打下基礎,

Advertisiment
爬行訓練可以增加大腦內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

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9個月的嬰兒, 乳量開始減少, 輔食增加, 而且嬰兒做的很穩, 可以獨坐餵飯, 坐的地方要固定, 讓嬰兒明白坐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了吃飯, 逐漸養成坐在一起吃飯的良好習慣。

可能發生的疾病①上呼吸道感染因半歲後嬰兒體內抗體(來自母體的)逐漸下降, 自身產生的抗體又少, 且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增多所致。 故為減少感染, 應經常代嬰兒到戶外活動, 進行體格鍛煉, 根據氣溫及時增減衣服, 居室定時開窗通風, 不在室內吸煙, 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 合理餵養。

②幼兒急診多見於6-18個月嬰兒, 為急性出診性疾病, 特點為"熱退疹出"智慧提高訓練大動作能力訓練:連續翻滾,

Advertisiment
爬行, 幫助站立, 坐下精細動作訓練:抓握, 捏物(會使用拇指食指捏物), 對擊玩具, 放手, 投入, 滾筒言語能力訓練:發音, 表示"要", 懂得"不", 服從命令, 講故事, 看圖書認知能力訓練:認識身體的部位, 識圖識物, 接近生人情緒和社交能力訓練:揮手、拱手、認識自己、注視大人行動, 模仿大人動作具體做法放手:訓練寶寶有意識的將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 家長示範讓寶寶模仿, 反復用語言示意寶寶"把**放下", "放在**上"。 由緊握到放手, 使手的動作受意志控制, 手、眼、腦的協調又進一步。

滾筒:圓柱體的滾筒放在地上, 讓寶寶用兩隻手推動它向前滾動, 熟練以後, 再用一隻手推, 並把它滾動到指定地點。

Advertisiment

投入:訓練嬰兒將手中的一些小物品投入到一個大容器中, 如將木塊放進小盆子裡。

兒歌小白兔, 白又白, 兩隻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蔔愛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小雞怎麼笑, 嘰嘰嘰, 鴨子怎麼笑, 嘎嘎嘎, 青蛙怎麼笑, 呱呱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