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小聰明:與孩子鬥“法”

小時候我如果做錯了事, 爸媽懲罰得最多的是一招:“不准吃飯!”那時家裡困難, 吃是最大的事。 每當大人這麼一說, 我就會認錯。 爸媽也屢試不爽。 就這樣, 我在爸媽“不准吃飯”的“威脅”中成長, 走向了社會。 如今, 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成了我重要的課題。

有一次, 兒子犯錯我懲罰他, 借用了小時候在我看來刻骨銘心的“不准吃飯”。 誰知他竟高興地跳起來:“好哇好哇, 我去吃肯德雞……”弄得我啼笑皆非。 還有一次, 兒子不聽話, 我動手打了他一下。 這下不得了了, 他氣呼呼地說:“我不吃飯, 我不吃飯!”妻子左勸右勸他才不情願地回到餐桌前。

Advertisiment
從此以後, 兒子找到了反擊大人的利器――不吃飯。

次數多了, 我發現這樣下去不行。 想到時下學習、經商、交往都流行借用兵法, 於是與妻子商量, 暗中苦背三十六計, 用法來智鬥兒子。

兒子每天一回家就看動畫片。 一天晚上, 我故意對兒子說他們班的李明一回到家就開始學習, 然後才看動畫片, 用抛磚引玉來引誘他養成回家先學習的習慣。

“爸爸, 我明天開始好嗎?”我竊喜, 這小子上鉤了。

可是第二天放學一回家, 兒子早把承諾扔爪哇國去了。 我提醒他:“說話要算話呀!”他用央求的眼神看著我, 說:“爸爸, 讓我再看一下下, 好不好?”我一時心軟, 敗下陣來。

晚上, 妻子提議與兒子的老師取得聯繫, 來個圍魏救趙。

Advertisiment
於是, 我暗度陳倉, 向老師通報了兒子在家裡的情況。 老師給我出了個主意, 要我對孩子說, 他很喜歡一回家就先學習的孩子。

我按照老師所說如法炮製。 正在看電視的兒子一聽到老師, 注意力馬上被吸引過來, 狐疑地說:“你騙人?老師沒說。 ”

“老師說了, 不信, 明天可以問老師嘛。 ”見他有點動靜, 我趁火打劫, “你今天試一試。 ”

聽我這麼說, 兒子馬上關了電視, 做作業去了。

我馬上偷偷給老師發一個短信, 報告了剛才的情況, 要老師第二天配合配合。

第二天放學, 兒子一回家便向我們報告, 老師表揚他了。

看著他坐在桌前學習的身影, 我和妻子偷偷笑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