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 這孩子怎麼光著腳啊, 要著涼嘞!”
“沒事兒, 大夏天的, 我家寶寶不喜歡穿襪子。 ”
“你家孩子怎麼還不會說話, 別的孩子這麼大早說話了!”
“孩子說話有早有遲, 正常!”
“孩子快一歲了吧, 怎麼還在吃奶?”
……
育兒路上, 總會蹦出幾個“磚”家, 愛指點的社區大媽、一肚子陳年育兒經的老人……也許剛開始能應付, 還會在心裡反駁“孩子到底是你生的還是我生的?”但是說得次數多了, 你會不會招架不住, 然後各種焦慮和懷疑?一起看下蜜友是如何與“磚”家過招的。
子曦麻麻:攀比型“磚”家, 惹不起, 躲得起辦公室文員 女兒2歲半
帶孩子出門,
Advertisiment
面對這種借著指點去攀比的家長, 我會默默地走開, 也不想過多地理論, 因為我家孩子除了會唱幾首歌, 其他的都不會, 我也沒有刻意去教。 我認為孩子3歲之前應該是無憂無慮的, 不想過早地對孩子提出要求。 再說了,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是不一樣的, 家長不要輕易被這些愛攀比的“磚”家影響。
妍妹的媽媽咪呀:育兒路上, 仁者智者不如當局者全職媽媽 女兒15個月
寶寶看上去比較瘦小, 很多人看見了都會說“這孩子肯定不好好吃飯吧,
Advertisiment
我覺得在育兒這方面, 不要去插手別的孩子的成長, 也別拿自家寶寶跟別的孩子去比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當然互相探討、各抒己見沒問題, 育兒路上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順其自然就好。 所以當身邊有人傳授一些育兒經的時候, 要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 當然聽聽別人的意見也不是壞事, 前提是要瞭解自己的孩子。
Panliguqi:回首育兒路, 包容和理解少不了全職媽媽 女兒4歲
一轉眼女兒都4歲了, 育兒路上, 的確遇到過很多“好心”的過來人, 大家七嘴八舌, 各種指教。 關於孩子能不能長時間穿紙尿褲、寶寶6個月以前一直吃自己的小手、女兒穿衣多少的問題……“磚”家的指教總是讓自己好一通解釋,
Advertisiment
現在想想, 其實大家也都是善意的。 只是傳統觀念撞上新時代的科學育兒觀, 總會有一些摩擦。 新手爸媽, 要多學習育兒知識, 多交流探討, 一定能帶出健康, 快樂的寶寶。 對於育兒“磚”家, 要多些理解, 多些包容, 一切都不是問題。
張璐瑜:育兒只要心態好, “磚”家那都不是事兒全職媽媽 女兒兩歲半
我家璐璐胳膊上長了一些小疙瘩, 見過的人免不了要問:“你家閨女胳膊上的小疙瘩是什麼呀?是痱子嗎?怎麼這麼多?要帶孩子去看看醫生啊!”這些個問題是我這兩年來聽得最多的, 的確是聽煩了。
Advertisiment
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需求, 都是對父母愛的渴望, 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僅僅是對父母的要求之一。 育兒的過程中, 經常會遇到來自外界的“壓力”, 撞擊著自身的育兒理念, 這就需要父母進行自我修煉。
孩子受到外界的誇獎, 是對父母帶孩子的肯定。 而事實上, 人們習慣於孜孜不倦地干預和評價別人,
Advertisiment
其實, 當下你所採用的育兒方式背後都有存在的理由、價值和意義, 你相信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和節奏, 也願意用時間去等待, 可是為什麼還會時不時地被擾動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你的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好, 你的育兒方式也沒有像“磚”家們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只是你的內心被干擾了,你的“內在小孩”受到了傷害。孩子與父母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當孩子被比較、被評價時,父母潛意識裡的那個“內在小孩”就會蹦出來,我們以為那個曾經因為不夠優秀而遭忽略或否定的小女孩、小男孩早已是歷史了,意識層面上也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應付這樣的局面,也不希望孩子將來為變得優秀所累。但是當我們不斷面對批評、要求、評價時,我們的存在感、價值感、意義感就會再次變得脆弱、敏感,外在的評價早已內化成對自我的認知,無能感可以瞬間淹沒我們。我們的孩子因為不像鄰居的孩子能唱能跳,沒有別的孩子長得健壯,甚至還有些明顯的不足,也因為別人擅長發現這些差異,加以所謂的“建設性”建議,我們就輕而易舉地被周圍的目光影響到,甚至於發展出這樣的認知:我的孩子確實不行,確實比別的孩子差。
事實真是如此嗎?不是!出路在於對自我的認知,我們是否接受自己,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有缺陷。當坦然面對自己時,意味著我們全然地愛著自己、擁抱自己,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意見與評價裡,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接受自己的短處,沒有好壞之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看到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感動,但不執著于成功與失敗。我們接受自己,就不會將自身未得到滿足的地方寄託到到下一代身上,而只是單純地愛他們本來的樣子。
你的育兒方式也沒有像“磚”家們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只是你的內心被干擾了,你的“內在小孩”受到了傷害。孩子與父母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當孩子被比較、被評價時,父母潛意識裡的那個“內在小孩”就會蹦出來,我們以為那個曾經因為不夠優秀而遭忽略或否定的小女孩、小男孩早已是歷史了,意識層面上也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應付這樣的局面,也不希望孩子將來為變得優秀所累。但是當我們不斷面對批評、要求、評價時,我們的存在感、價值感、意義感就會再次變得脆弱、敏感,外在的評價早已內化成對自我的認知,無能感可以瞬間淹沒我們。我們的孩子因為不像鄰居的孩子能唱能跳,沒有別的孩子長得健壯,甚至還有些明顯的不足,也因為別人擅長發現這些差異,加以所謂的“建設性”建議,我們就輕而易舉地被周圍的目光影響到,甚至於發展出這樣的認知:我的孩子確實不行,確實比別的孩子差。事實真是如此嗎?不是!出路在於對自我的認知,我們是否接受自己,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有缺陷。當坦然面對自己時,意味著我們全然地愛著自己、擁抱自己,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意見與評價裡,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接受自己的短處,沒有好壞之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看到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感動,但不執著于成功與失敗。我們接受自己,就不會將自身未得到滿足的地方寄託到到下一代身上,而只是單純地愛他們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