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理論不是“萬靈藥”

經常收到家長的各種諮詢郵件或留言, 榮幸之餘, 也常常感到有點兒慚愧。 因為有的時候, 我並不能給這些媽媽一個絕對完美、絕對有操作性的答案, 充其量只能就事情本身談點自己的認識, 或者指出一個大的方向, 儘管自認為已經盡力, 已經提供了所知最好的理論參考, 但我知道, 收到我的回復之後, 這些家長一定依舊迷茫, 依舊不知所措, 心裡依然期待著更加完美的解決方案……

有感於此, 特撰此文, 不是為了給自己開脫, 而是想借此破除某些家長對理論的“迷思”。 因為在這些家長眼裡, 理論是可以“包治百病”的,

Advertisiment
任何問題都可以用現成的理論來解決, 事實上卻不然:

・理論是對事物本質的抽象。 在形成理論的過程中, 為了保證得出的結論最接近事物的本質, 往往需要捨棄各種各樣的“干擾因素”, 基於最簡單的條件進行研究, 因此最終展示給大家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儘量單純的假設之上的, 只能給大家最原則性的指導, 具體到自家的問題, 還要結合自家的實際來解決。 以有的理論認為孩子應該3歲左右分床為例, 這個節點“3歲左右”, 就是基於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和需求得出的結論, 至於不同國家的社會文化傳統、不同的家庭條件、個別孩子的心理偏好等因素則被捨棄了, 所以, 我們得到的理論也只能是一個大體的參考,

Advertisiment
具體到自家孩子這裡, 就要考慮自家的情況, 比如, 住房是否有分床的條件、孩子是否已經做好了分床的準備、其他家人是否支持, 等等。 總之, 不可能一個理論就給我們絕對完美的解決方案, 問題的解決總是理論跟現實妥協的結果。

・理論是從不同角度認識世界的產物。 就像看山一樣, 從不同的側面去看, 得出的結論往往是形態各異的, 所以, 很多時候, 理論只能告訴我們某個“側面”的資訊, 而現實的問題, 則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 其解決的過程, 需要我們善於運用各個角度、流派的理論, 系統地分析問題, 全面地權衡利弊。 就拿孩子看電視這件事來說吧, 醫學角度的理論認為, 電視的屏閃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弱視,

Advertisiment
給孩子看電視必須慎重而行;心理角度的理論認為, 孩子看電視多了, 一直處於具象的被動接受狀態, 不利於培養主動思維;教育角度的理論則可能認為, 電視這類東西, 聲像元素俱全, 便於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有利於孩子的理解和吸收, 是很好的電化教學手段……當我們決定要不要給孩子看電視、看多長時間電視的時候, 偏聽偏信任何一種“聲音”, 都可能造成某種意義上的“緊張”或“迷信”, 除非多方面掌握資訊, 才有可能作出相對科學的選擇。

・用於指導現實的理論雖然具有一定前瞻性, 但終究是來源於現實的, 而活生生的現實是瞬息萬變的, 不可能都在理論設定的框框裡運行, 當這樣那樣的新情況出現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就可能出現理論的“真空地帶”, 需要我們動用既有的智慧、創造性地整合現有的理論來解決問題, 所以, 千萬不要期待凡事都有可以“拿來”的理論。

既然理論有著如上各種局限, 遇到問題又不能指望現成的理論提供完美方案, 是不是就沒有必要學習各種理論了呢?也不是。 因為:

一方面, 與我們個人的直接經驗相比, 理論畢竟源於更大範圍的群體經驗或者基於科學的實驗, 是更合情合理、更有普適性的選擇, 不容我們忽視。

另一方面, 雖然理論往往是某個角度的“真理”, 不可避免地帶有片面的色彩, 但接觸多了, 我們就獲得了不同角度的解讀資訊, 這樣, 在看待問題的時候, 我們就有了多方面的參考。

那麼, 當我們的腦袋裡裝滿這樣那樣的理論之後,

Advertisiment
如何把它們用活呢?我個人的體會是:

・摒棄完美情結, 不要指望現成的理論給我們提供完美的答案, 這是最現實的態度, 否則,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收穫失望。

・不做理論的“奴僕”, 不被理論牽著鼻子走, 善於集成創新, 敢於對現有理論進行適應自家孩子的變革, 這才是真正“掌握”理論的高手媽媽。

・不盲從, 不隨大流, 沒有最好的, 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