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多見於3歲以下兒童。
病因
1.餵養不當, 能量及營養素攝入量不足, 繼而有消化吸收不良, 同時有免疫功能下降, 因而常伴有各種感染;
2.急性或慢性疾病之後, 護理不當和營養失調, 從而發生營養不良和多種維生素缺乏;
3.出生體重兒(早產兒、小於胎齡兒)因生長迅速, 所需營養素相對高些, 常因餵養不當不能滿足其需要而發生營養不良或存在營養不良的傾向。 以上原因常混合存在或先後發生, 並互為因果。
臨床表現
兒童營養不良的早期表現是連續數月體重不增甚或下降, 在兒童保健生長監測圖上,
Advertisiment
在長期主要食用澱粉類食物(如米糊、麵糊、肥兒糕、糕乾粉、劣質奶粉)的嬰幼兒中, 雖然食物的總能量可以滿足嬰幼兒需要或略低於所需, 但蛋白質長期不足, 易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 表現為嬰幼兒體重微減或在正常範圍的低限內, 面色蒼白, 皮下脂肪充盈度好而充實度差, 肌肉鬆弛無力。 由於蛋白質不足, 膠體滲透壓下降,
Advertisiment
預防
1.計劃生育寶寶開始就要注重孕婦的合理營養, 在整個妊娠期孕婦的體重應增加至少10千克, 平均增加12千克, 這樣可以減少低出生體重兒概率, 並使孕婦在產後有充足的乳汁哺喂嬰兒。 由於生活在兒童營養不良地區, 這不利客觀條件會對育齡婦女產生深刻影響。 因此, 應在社會上加強社區婦幼營養知識的日常普及宣傳, 推行平衡膳食的理念, 並現場示教配膳操作, 這也是預防兒童營養不良的有效基礎工作。
應遵循循序漸進、逐步補充、不急不躁、耐心謹慎的原則,
Advertisiment
第1步, 配合醫生診治, 積極治療可能存在的原有疾病和寄生蟲感染。
第2步, 穩定消化功能, 協調機體內環境。 由於患兒消化系統以及其他系統功能都處於低應變狀態, 若驟然增加總熱量和蛋白質含量, 可能會造成新的消化不良及降低原有功能水準。 因此應在原來膳食基礎上逐步過渡到平衡膳食, 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
採用嬰兒已熟悉的食物, 觀察其消化負荷及耐受情況, 每三天或五天作適當增量調整。 開始以半流食、流食為主以逐漸擴大胃容量, 少量多次以減輕胃腸道負擔, 防止嬰兒出現低血糖。 待患兒情況穩定及其內環境趨於協調時再進一步調整膳食。
Advertisiment
根據患兒營養及健康情況, 可採用的食物包括:
高蛋白質類, 如牛乳、配方乳、肉泥、肝泥、乳酪、魚粉、蛋黃粉、蛋白粉、豆腐、動物血等;油脂類, 如植物油、奶油等;其他, 如米湯、稀粥、豆漿、代乳品、代藕粉、水果泥、菜泥等。
第3步, 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實施高熱能餵養, 在消化功能穩定的基礎上逐漸(每3~5日)增加總熱能至每天每千克體重585.8~836.8千焦(140~200千卡)和蛋白質3~5克。 此時可適當增加油脂的攝入量, 以其所提供的熱能計, 可達總熱能的40%。 在此期間小兒食欲旺盛,
Advertisiment
第4步, 趕上正常身高體重。 當患兒體重增至身高的相應水準後, 機體各臟器功能正在繼續好轉。
但總的來看, 患兒仍落後于同齡兒。 在整個膳食治療期間要注意充分供給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