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寶寶聽話, 也許很多媽媽都使用過利誘政策來激勵寶寶。 這種用金錢來“綁架”寶寶的方法是不是好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
情景再現1:正在上大班的涵涵對學習很不感興趣, 尤其是在識字方面。 這不, 今天老師留了寫字的家庭作業, 涵涵一直拖遝著不肯寫……
壞媽媽的做法:
為了讓涵涵能對學習更感興趣一些, 媽媽想到了一個激勵涵涵的辦法:如果涵涵每天能寫半個小時的字, 就獎勵她100元錢。 第一天, 涵涵真的做到了, 媽媽很高興, 按承諾給了涵涵100元錢的獎勵。 可是一連幾次之後,
Advertisiment
好媽媽的做法:
知道寶寶對識字不感興趣, 於是, 媽媽每次帶涵涵出去玩兒都會隨身攜帶一支粉筆, 走到哪兒、看見什麼, 都會蹲下身來用粉筆在地上寫出它的名字來。 比如看見了螞蟻, 媽媽就在地上寫“螞蟻”兩個字。 帶涵涵去了動物園, 回到家媽媽會和寶寶一起在紙上畫出動物園裡大象館、長頸鹿館、猴山等方點陣圖, 同時也會在圖上畫出相應的動物形狀並標注名稱。 每次和媽媽一起寫、一起畫, 涵涵都感到特別開心。 漸漸地, 涵涵對文字越來越感興趣, 通過每次的讀、寫, 涵涵的識字量也提升了許多。
Advertisiment
專家點評:
對於學齡期的寶寶, 淺表的物質獎勵, 即使有效果也只會是暫時的。 物質獎勵極有可能會誤導寶寶的金錢觀與價值觀, 並為以後寶寶的心理健康埋下隱憂。
找到寶寶不愛學習的真正原因, 然後以遊戲的形式讓寶寶慢慢地喜歡上識字。 像好媽媽那樣的做法, 既培養了寶寶對文字的興趣, 又使寶寶由衷且持久地愛上了識字。
情景再現2:6歲的子勳一直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媽媽問:“老師有沒有佈置家庭作業?”子勳回答:“有, 一會兒就去寫。 ”可是吃完晚飯, 子勳又坐回沙發上繼續看電視, 這會兒, 無論媽媽怎麼催他去寫作業, 他要麼裝作沒聽見, 要麼只是嘴上答應著卻不動彈……
壞媽媽的做法:
媽媽看到嘴動腿不動的子勳,
Advertisiment
好媽媽的做法:
“子勳, 媽媽和你商量一下:你要是回家後先寫作業再看電視, 每次做到了媽媽會發給你一面小紅旗, 你攢夠十面小紅旗, 媽媽就答應你一個要求, 怎麼樣?”“好!”子勳爽快地回答道。
專家點評:
事實上, 如果我們一味地用物質和金錢獎勵的方式激勵寶寶學習, 很有可能導致寶寶為了金錢或者為了媽媽而學習, 這就扭曲了寶寶學習的目的。
Advertisiment
“有償教育”, 最好不要和金錢直接掛鉤。 媽媽可嘗試“代幣制”的方法, 即通過獎勵小紅花、蓋印章等方式, 等完成任務後換取圖書、玩具、旅遊的機會等作為獎勵。 這種方式不僅可讓媽媽掌握主動權, 還不會助長寶寶亂花錢的習慣。
情景再現3:每當媽媽要求5歲的航航幫忙幹家務時, 航航就會一邊搖頭一邊快速地跑開。 這不, 媽媽要航航自己把玩具收拾好, 話還沒有說完, 航航就迅速地跑開了……
壞媽媽的做法:
看到兒子這樣抵觸做家務, 媽媽想到外國的教育方式:為家務勞動明碼標價:收拾玩具1元/次, 倒垃圾0.5元/次……結果, 後來每次讓兒子做家務, 他就會把手一伸說:“拿錢來!”
好媽媽的做法:
媽媽拿來兩個小箱子對航航說:“我們倆來比賽,
Advertisiment
專家點評:
用“金錢”來換取寶寶的勞動, 這樣的結果很可能就會誤導寶寶將“做家務”與“金錢”之間建立錯誤的聯繫, 每一次的獎勵就是在重複這種錯誤的邏輯, 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有錢才幹活, 沒錢沒商量”的行為。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使用精神獎勵和語言肯定, 比如“寶寶, 你真棒!你已經學會承擔家庭的責任了”等等。 這不僅僅是一種獎勵,更是從根本上對寶寶自我價值的認可,也會讓寶寶感覺你尊重他、需要他,逐漸地,寶寶會變得更加自信!
這不僅僅是一種獎勵,更是從根本上對寶寶自我價值的認可,也會讓寶寶感覺你尊重他、需要他,逐漸地,寶寶會變得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