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經:不要最好,剛剛好就夠!

孩子需要被看見

母親對孩子影響最大的, 可能不是虐待或剝奪, 而是“缺乏應答敏感性”。 以孩子說“媽媽, 這個小狗好可愛啊!”為例, 來看看現在的母親對孩子的幾種回應方式。

積極回應:“媽媽看到了, 真的好可愛。 ” 此時, 媽媽關注到了孩子注意的物件, 感受和認同了他話語中的情緒感受。 這其實是一種認同, 孩子會因此而感到幸福和自信。

無關反應:“你作業寫了沒?” 如果孩子和媽媽的溝通, 經常得到無關反應, 長大後他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 甚至變得冷漠。 情感逆轉反應:“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為狂犬病死了!” 把孩子積極、正面的情緒感受活生生地擰到對立面,

Advertisiment
會讓孩子感覺懊惱、憤怒。 成年後, 孩子可能不記得這種情緒感受, 但潛意識裡它的影響還存在。 在跟別人溝通時, 會習慣性地使用情感逆轉, 即第一時間否定或者攻擊。

沒有任何反應。 此時, 媽媽阻斷的不僅僅是溝通, 還有孩子的安全感。 長此以往, 孩子會形成“自己掉坑裡了, 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 媽都不會來救我”的認識。

“一個母親對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夠敏感。 ”如果媽媽無法做到積極回應, 至少可以這樣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跟媽媽互動, 但媽媽現在想自己待一會, 這不是你的錯。 半個小時後媽媽再陪伴你好嗎?”

這不是一種正面的積極回應,

Advertisiment
但至少可以向孩子傳達“媽媽看見我了”的資訊。

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控制首先會讓對方痛苦許多媽媽以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 總想控制孩子。 殊不知, 任何控制, 不管正確與否, 都會遭遇反彈。 你如果經常管教孩子吃飯, 孩子就學習到“吃飯=痛苦”;你如果經常管教他學習, 他就覺得“學習=痛苦”。 你的控制欲伸向哪裡, 孩子的痛苦就到哪裡。

有一位媽媽, 她覺得早上起床後應該疊好被子, 這是一個好習慣, 所以每天早上都要叨念兒子疊被子。 可兒子不聽。 為此, 每天早上家裡都烏煙瘴氣。

起床疊被子真的就好嗎?就算不管這樣容易把熱氣捂在被子裡、容易滋生蟎蟲, 僅僅疊被子耽誤時間, 就會讓本來就匆忙的早上更匆忙。

Advertisiment
而媽媽的嘮叨, 則越發讓孩子對疊被子深惡痛絕。 在這種體驗下, 孩子怎麼可能會聽從媽媽的意見呢?

控制還會引發焦慮和恐懼孩子要玩刀, 媽媽先入為主地把“刀很危險”這個結論灌輸給孩子。 結果呢?孩子害怕刀, 從來不敢碰;到了野外, 即便自己被繩子或者樹藤纏住, 也不知道用刀子自救。 可為什麼賣西瓜人家的孩子, 拿著大西瓜刀飛速刨西瓜玩, 就是傷不到自己呢?

其實, 孩子天然處在覺知當中, 他不會有事沒事把自己弄傷。 從小就接觸刀, 慢慢地接觸, 慢慢達到傷害的臨界狀態, 通過自己去體驗這種感覺, 他就會明白刀什麼時候危險、什麼時候安全, 明白刀可以為我所用——尋找刀子或者類似的尖銳物品去割斷繩子。

Advertisiment

控制不是愛現代德國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家馬丁·布伯在著作《我與你》中這樣描述真愛:“當我在關係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設想, 不再將你視為我的目標或實現目標的物件, 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間與完全的‘你’相遇。 ”

母親愛孩子也是一樣, 當不把自己的經驗、意志強加給孩子, 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 自己去辨別, 親子才會彼此接納, 關係才會愉悅。

愛他原來的樣子

那麼壞習慣怎麼辦?媽媽忍不住擔憂。

我的答案是:什麼也不做, 全然地接納它。

比如:孩子吃手指。 胎兒在媽媽肚子的時候, 就已經開始吃手指了。 當嬰兒能把手舉起來、放進嘴裡時, 他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覺得自己完成了一項壯舉, 非常喜悅。

Advertisiment

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 吃奶是用口吮吸;饑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 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 用口咬母親的乳☆禁☆頭;抓到東西都往口裡塞……可以說, 口是他探索世界的唯一工具。 當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放進嘴裡時, 他就把自己的手指放進去, 以實現探索需要和滿足口腔欲。

一般來說,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 都會自然地告別吃手指。 但也不排除有的在該告別的年齡還戀戀不捨,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的口欲期未探索夠, 只好通過吃手指彌補缺憾。 無論什麼原因, 我們都不能制止——孩子所呈現的樣子, 需要我們呵護, 而不是去改變。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成長特點, 我們沒有權力把他糾正成流水線產品, 千篇一律。

想深一層, 孩子每個頑固壞習慣的背後, 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呐喊。所以面對孩子的壞習慣,我們更多地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狀態如何?我是否在控制孩子?等等。同時要讓孩子知道:不管怎麼樣,你都是媽媽的孩子。媽媽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媽媽沒有能力理解,但是願意陪伴和看見。

有的媽媽可能會說,我連“看見”的能力都沒有,怎麼辦呢?

也沒關係,那就至少不去打擾他好了。

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呐喊。所以面對孩子的壞習慣,我們更多地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狀態如何?我是否在控制孩子?等等。同時要讓孩子知道:不管怎麼樣,你都是媽媽的孩子。媽媽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媽媽沒有能力理解,但是願意陪伴和看見。

有的媽媽可能會說,我連“看見”的能力都沒有,怎麼辦呢?

也沒關係,那就至少不去打擾他好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