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頭號隱形殺手是什麼?育兒路上頭號隱形殺手是教育目標和行為嚴重背離, 你覺得是這樣的嗎?下面我們看看這篇文章吧。
你遭遇了嗎?
我想到A地去(目標), 可是我選擇的路線(行為)卻帶我去了B地。 很多人在定目標的時候信誓旦旦, 可一旦落到行動上, 完全南轅北轍。 舉個情感上的例子: 女孩欣欣處在一段心儀的感情中, 她的理念和目標是珍惜這段感情, 修煉一個更好的自己, 提升情商, 談一場溫暖、成熟的戀愛, 最後能和男友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她希望自己能像女神一樣, 優雅淡定, 溫暖柔和,
Advertisiment
教育目標和教養行為是如何背離的?
什麼是教育目標?簡單來說, 就是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每當被問到這個問題,
Advertisiment
場景A:為了孩子吃飯、穿衣的問題, 和孩子的奶奶、外婆辯論, 甚至吵架,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 ----這樣的家庭環境下, 孩子能快樂嗎?會樂觀積極嗎?懂得接納多元的世界/不同的思想嗎?場景B:孩子想要幫忙收拾碗筷,
Advertisiment
----父母動不動上綱上線, 孩子能學會寬容、諒解嗎?孩子會發展出自信和勇氣嗎?場景C:孩子想去玩沙子、玩水、玩泥巴, 媽媽覺得很髒, 不許。
----孩子的探索欲和學習欲是不是就這樣被破壞了?將來家長們說自己的孩子缺乏想像力、不愛學習, 真的不覺得是自己的養育方式造成的結果?場景D:孩子在客廳玩玩具, 父母在一邊糾正和干預, “這個不是這樣弄的, 讓我來教你”, 要麼就忙不迭地評價和提問“寶寶玩得真好, 寶寶真聰明”、“今天寶貝在幼稚園遇到什麼開心的事兒了呀?”
----孩子經常受到打擾,
Advertisiment
這樣的場景太多了, 教育目標和教養手段嚴重背離是今天育兒現象中的頭號典型現象, 而且是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背離?
有一位孩子父親, 在敘說自己跟孩子的關係時, 他說, “我有時候對孩子還是很有耐心的, 但是脾氣一上來, 我就忍不住動手,
Advertisiment
這些父母在觀念上不認同打罵孩子, 但是行為上卻這樣做了。 父母們希望養育出高自尊水準、高情商的孩子(教育目標), 可是打罵孩子(教養行為)卻只能讓孩子自卑、脾氣暴躁、無法信任他人, 這和前面說的目標是背離的。
這屬於第一類原因:“由於自身心理能量不足導致的背離”。
第二類比較典型的原因, 是“選擇短期效果導致的背離”。 有一位跟我一直有深度交流的媽媽, 有一次談到她孩子和孩子爸的一次對話, 起因是孩子爸爸答應給孩子買水彩筆,可是由於工作忙老是忘記了,孩子問過好幾次,爸爸總說,“對不起寶貝,爸爸忘記了,爸爸明天一定記得”。當孩子第4次問起水彩筆,爸爸又說忘記了,這時孩子憤怒地大聲說,“爸爸,你現在就去給我買!你要是今天不給我買回來,你明天就不要吃飯了!”這位媽媽當時就驚呆了,她沒有想到孩子會這樣說話。 如果我們從表像分析這個案例,可能有人會覺得孩子“不講道理”,爸爸確實忘記買水彩筆,可是孩子怎能如此“野蠻”,不讓爸爸吃飯呢?吃不吃飯是爸爸自己的權力,不是孩子可以決定和控制的呀。 這位媽媽當下保持了冷靜,並沒有當場對孩子的言語去做回應和評價。 第二天她來和我交流這件事,我知道在她內心已經開始了反思,我問她,平日裡你們這樣對過孩子嗎?她說,我們並沒有不讓孩子吃飯呀。我提醒她回顧一下是否有其他的類似行為,譬如孩子不遵守什麼規則,就不讓孩子怎麼樣。 她細想了想,說,“有,孩子平日裡最喜歡和小夥伴一起去逛貝塔玩具城,所以基本每隔一周我們就會約上朋友,也帶上孩子一起去逛玩具城。如果孩子在家裡不好好吃飯、不按時睡覺,我們就會說,如果你還不快快吃飯,就不帶你去逛玩具城了。這招特別好使,每次一說孩子就乖乖了。自從發現這樣做很有效果,我和孩子爸爸就偶爾也會用孩子比較在意的一些事情來和交換,比如‘不按時睡覺明天就不買玩具’、‘不能把鞋子歸位就要少吃一個優酪乳’等等。” 聽完,我明白了。這位媽媽所敘述的行為就叫做“懲罰孩子”。 如果我們去問這位媽媽,“你希望你的孩子充滿奴性、臣服于權威?你希望你的孩子處處講條件嗎?”我相信媽媽會說,“當然不希望呀!”。她會說,“我希望孩子自尊、平等、自律、遵守規則、講道理。” 可是,懲罰沒有辦法培養出自尊、平等、自律的孩子,但為什麼很多父母還在這樣做呢?再比如,打罵並沒有辦法培養出自律、有愛心、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可是很多父母還在這樣做呢? 這是因為,懲罰、打罵這樣的教養手段對於塑造“聽話、順從”的孩子是有短期效果的。父母們通過懲罰、打罵換來了孩子表面的聽話和順從,卻忽略了這樣的教養手段給孩子的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帶來的長期負面影響。 只能顧到眼前的父母,為了選擇短期效果,而導致了行為和目標的背離。 第三種,是“從眾而導致的背離”。 很多媽媽來問我,你說我應該給孩子報學習班嗎,報幾個合適,從幾歲開始學習合適?每次遇到這類問題,我總能感到父母們深深的焦慮和無力感。報不報班、幾個合適、幾歲開始,本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孩子的個體狀況不同,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目標不一樣,根據你的目標去做出相應的選擇就好了。
有一個媽媽,她說希望她的女兒能吃苦耐勞、內心強大,能應付生活的種種苦難,於是她送孩子去學舞蹈。孩子練基本功,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嚴重的時候痛到鬼哭狼嚎,每天回家都特別不開心,一到送舞蹈班時身體就開始出現各種毛病,幾個月過去女孩子變得沉默寡言。
這位媽媽內心很糾結,情感上覺得自己女兒在受苦很心疼,但理性上覺得就應該磨練女兒。孩子的心理不願意參加舞蹈班,連身體機能都在幫助孩子逃避舞蹈這件事,可是媽媽還在堅持和對抗。
我問這位媽媽,“你的孩子現在快樂嗎?”她搖搖頭。我又問,“為了培養女兒吃苦耐勞,犧牲了童年的快樂,你覺得值得嗎?”(其實我心裡還有一句沒說出口的話,“這樣強行讓女兒上舞蹈班,已經不是為了興趣了,她的內心並不會因此而強大,她也並不會因此就發展出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反而,這樣一段痛苦的經歷,很可能會讓她對‘吃苦’這件事產生過度的排斥,讓整個事情朝著反方向發展。”) 這位媽媽回答說,“不知道,但是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做到,我們家也一樣可以,別人都在學這學那,我們不能輸在起跑線。”
看,這就是從眾心理導致的育兒目標和行為的背離。甚至,父母們連自己為什麼要送孩子去上興趣班(目的)都不清楚,就是“看到別人都去,我們也不能落後”就去了。
厘清教育目標,選擇合適的教養手段
教育目標和教養行為嚴重背離,這種現狀絕不在少數。但是更可怕的問題是,很多人對這個現象並不自知(所以我說它是隱形殺手)。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實踐的學問,也是一門需要深刻反思的學問。
厘清你的教育目標,這是必須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我們每一位當父母的都無法回避。但是,目標有了,教養手段和行為必須得跟目標和理念匹配,我們的孩子才會朝著你的預期方向發展。否則,將來面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也就不需要驚訝了。
起因是孩子爸爸答應給孩子買水彩筆,可是由於工作忙老是忘記了,孩子問過好幾次,爸爸總說,“對不起寶貝,爸爸忘記了,爸爸明天一定記得”。當孩子第4次問起水彩筆,爸爸又說忘記了,這時孩子憤怒地大聲說,“爸爸,你現在就去給我買!你要是今天不給我買回來,你明天就不要吃飯了!”這位媽媽當時就驚呆了,她沒有想到孩子會這樣說話。 如果我們從表像分析這個案例,可能有人會覺得孩子“不講道理”,爸爸確實忘記買水彩筆,可是孩子怎能如此“野蠻”,不讓爸爸吃飯呢?吃不吃飯是爸爸自己的權力,不是孩子可以決定和控制的呀。 這位媽媽當下保持了冷靜,並沒有當場對孩子的言語去做回應和評價。 第二天她來和我交流這件事,我知道在她內心已經開始了反思,我問她,平日裡你們這樣對過孩子嗎?她說,我們並沒有不讓孩子吃飯呀。我提醒她回顧一下是否有其他的類似行為,譬如孩子不遵守什麼規則,就不讓孩子怎麼樣。 她細想了想,說,“有,孩子平日裡最喜歡和小夥伴一起去逛貝塔玩具城,所以基本每隔一周我們就會約上朋友,也帶上孩子一起去逛玩具城。如果孩子在家裡不好好吃飯、不按時睡覺,我們就會說,如果你還不快快吃飯,就不帶你去逛玩具城了。這招特別好使,每次一說孩子就乖乖了。自從發現這樣做很有效果,我和孩子爸爸就偶爾也會用孩子比較在意的一些事情來和交換,比如‘不按時睡覺明天就不買玩具’、‘不能把鞋子歸位就要少吃一個優酪乳’等等。” 聽完,我明白了。這位媽媽所敘述的行為就叫做“懲罰孩子”。 如果我們去問這位媽媽,“你希望你的孩子充滿奴性、臣服于權威?你希望你的孩子處處講條件嗎?”我相信媽媽會說,“當然不希望呀!”。她會說,“我希望孩子自尊、平等、自律、遵守規則、講道理。” 可是,懲罰沒有辦法培養出自尊、平等、自律的孩子,但為什麼很多父母還在這樣做呢?再比如,打罵並沒有辦法培養出自律、有愛心、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可是很多父母還在這樣做呢? 這是因為,懲罰、打罵這樣的教養手段對於塑造“聽話、順從”的孩子是有短期效果的。父母們通過懲罰、打罵換來了孩子表面的聽話和順從,卻忽略了這樣的教養手段給孩子的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帶來的長期負面影響。 只能顧到眼前的父母,為了選擇短期效果,而導致了行為和目標的背離。 第三種,是“從眾而導致的背離”。 很多媽媽來問我,你說我應該給孩子報學習班嗎,報幾個合適,從幾歲開始學習合適?每次遇到這類問題,我總能感到父母們深深的焦慮和無力感。報不報班、幾個合適、幾歲開始,本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孩子的個體狀況不同,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目標不一樣,根據你的目標去做出相應的選擇就好了。有一個媽媽,她說希望她的女兒能吃苦耐勞、內心強大,能應付生活的種種苦難,於是她送孩子去學舞蹈。孩子練基本功,被折磨得痛苦不堪,嚴重的時候痛到鬼哭狼嚎,每天回家都特別不開心,一到送舞蹈班時身體就開始出現各種毛病,幾個月過去女孩子變得沉默寡言。
這位媽媽內心很糾結,情感上覺得自己女兒在受苦很心疼,但理性上覺得就應該磨練女兒。孩子的心理不願意參加舞蹈班,連身體機能都在幫助孩子逃避舞蹈這件事,可是媽媽還在堅持和對抗。
我問這位媽媽,“你的孩子現在快樂嗎?”她搖搖頭。我又問,“為了培養女兒吃苦耐勞,犧牲了童年的快樂,你覺得值得嗎?”(其實我心裡還有一句沒說出口的話,“這樣強行讓女兒上舞蹈班,已經不是為了興趣了,她的內心並不會因此而強大,她也並不會因此就發展出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反而,這樣一段痛苦的經歷,很可能會讓她對‘吃苦’這件事產生過度的排斥,讓整個事情朝著反方向發展。”) 這位媽媽回答說,“不知道,但是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做到,我們家也一樣可以,別人都在學這學那,我們不能輸在起跑線。”
看,這就是從眾心理導致的育兒目標和行為的背離。甚至,父母們連自己為什麼要送孩子去上興趣班(目的)都不清楚,就是“看到別人都去,我們也不能落後”就去了。
厘清教育目標,選擇合適的教養手段
教育目標和教養行為嚴重背離,這種現狀絕不在少數。但是更可怕的問題是,很多人對這個現象並不自知(所以我說它是隱形殺手)。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實踐的學問,也是一門需要深刻反思的學問。
厘清你的教育目標,這是必須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我們每一位當父母的都無法回避。但是,目標有了,教養手段和行為必須得跟目標和理念匹配,我們的孩子才會朝著你的預期方向發展。否則,將來面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也就不需要驚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