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路上,如何認知“順手牽羊”的寶寶

如何看待“順手牽羊”

1.寶寶“順手牽羊”時為何很坦然

我們仔細觀察寶寶的這一行為, 就會發現:寶寶最初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的時候, 是很坦然的, 沒有躲閃, 更不會刻意隱蔽。 這足以說明, 寶寶對於物品的所有權還沒有清晰的認識。

看待“順手牽羊”的寶寶, 我們要先明白寶寶對於歸屬的認識過程。

2.寶寶對“歸屬”的認識過程

a.興趣階段

寶寶兩歲半以後, 會突然對歸屬權感興趣, 表現為經常自己歸納家庭成員的常用物品。 如果爸爸媽媽固定用不同的水杯, 我們指著爸爸的水杯問寶寶:“這是誰的水杯?”寶寶能夠準確回答。

Advertisiment
但是, 這並不能說明他對所有權有清晰的認識, 只是一種經驗的總結。

b.提問階段

緊接著, 寶寶會追問所有物品的歸屬關係。 我們看到、提到任何物品, 他都會追問一句:“誰的?”讓我們應接不暇。 比如“誰的月亮?”“誰的太陽?”“誰的小河?”“誰的樹?”這時候, 我們在給出有歸屬關係的物品答案的同時, 也要讓寶寶意識到, 有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有些可能有幾個答案, 並不是唯一的。

在這一過程中, 寶寶還經常把自己喜歡的所有物品與非物品都說成是自己的, 例如:我的大汽車, 我的媽媽, 我的月亮, 我的太陽……在面對很具體的物品的時候, 我們可以幫寶寶糾正, 但是對於沒有正確答案的歸屬關係, 我們不妨讓寶寶懷揣夢想。

Advertisiment
有過“自己的太陽和月亮”的寶寶、有過“自己的鮮花和大樹”的寶寶, 不僅童年是幸福的, 成年以後也是美麗而溫暖的。

換言之, “順手牽羊”對於小寶寶來說, 也許只是對某個玩具、某個食品的喜歡, 並沒有惡意的“偷”。 因此, 我們千萬不能上綱上線。

那麼, 什麼時候寶寶才可以有明確的歸屬認識, 我們才能給寶寶解釋清楚這些道德問題呢?一般來說, 要等到四五歲以後。

如何對待“順手牽羊”

1.冷靜思考

在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 我們不要急於上綱上線, 也不要急於恐嚇甚至打罵寶寶;要先冷靜下來, 思考事情的前因後果, 慎重處理。

2.區別對待

下面介紹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 爸媽該如何處理類似問題。

a.2歲左右

如果此時帶寶寶與小朋友一起玩耍,

Advertisiment
告別之後, 您發現寶寶拿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例如小汽車), 您不用著急, 知道寶寶喜歡, 可以立即給寶寶買一個類似的玩具, 然後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喜歡, 也給你買一個小汽車;這個是那位小朋友的, 咱們一起還給他!”寶寶會欣然接受。 只要大人足夠坦然, 寶寶就不會受影響。

b.3歲左右

此時寶寶“順手牽羊”的事情多發生在幼稚園。 回家後媽媽會發現家裡多了玩具, 是寶寶從幼稚園裡拿回來的。 這個時候, 媽媽不要大驚小怪, 更不要向老師告狀、讓老師嚴加管教;而是應該用擬人的方式, 告訴熱衷探索歸屬關係的寶寶:“寶寶, 你怎麼把小汽車帶回來了呢?你知道不知道, 他也會想家、想小朋友的;你把他帶回來,

Advertisiment
他會傷心的。 明天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好不好?”在第二天送寶寶入園的時候, 坦然地跟老師解釋這件事情, 以免寶寶被責備, 並且及時強化寶寶的正確行為。

c.4歲以上

此時的寶寶, 對歸屬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處於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 但是, 很多寶寶還是會由於喜歡而悄悄地“順手牽羊”, 並開始有意識地隱蔽。 如果爸媽看到此類事情發生, 要足夠重視並比較嚴肅、科學地處理。

首先, 我們要清晰地告訴寶寶:這樣做是錯的, 以後絕不允許發生。

其次, 也要理解寶寶是出於喜愛才這麼做的, 然後給出寶寶合理的、處理“喜歡而沒有”這一問題的方式——向爸媽申請。 例如:“我也很喜歡那樣的小汽車, 媽媽可不可以給我買一個?”與朋友協商:“我特別喜歡你的小汽車,

Advertisiment
能不能借我玩兩天?”等等。 在這一處理過程中, 父母要注意兩點:一方面, 答應寶寶的事情要兌現, 不答應則要充分說明理由, 不能搪塞或欺騙;另一方面, 事情過去以後, 不要刻意去提, 更不能當眾提。 教育寶寶的原則是, 要允許寶寶犯錯誤, 保護寶寶的隱私;同時, 這也是對寶寶的一種尊重。

如何預防“順手牽羊”

防患於未然, 是育兒的最佳方式。 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也是很多爸媽特別關心的。

1.適度滿足寶寶需求

育兒是一個辯證的、錯綜複雜的過程:該不該滿足寶寶?如何滿足寶寶?滿足到什麼程度?這些事情, 我們不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還要看前期寶寶的經歷。

試想, 如果一個寶寶提出的願望經常被拒絕, 他的很多需求一直被打壓,那麼,怎會不埋下“順手牽羊”的隱患呢?而一個向來“要什麼有什麼”的寶寶,如果遇到了喜歡的、卻不屬於他的東西,也難免會不適應,非把它拿到手不可。所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一定要“適度”。

2.爸媽要做到“不暗示”

如果其他小朋友有類似的行為,我們不要在寶寶面前討論,尤其不能上綱上線地敲警鐘。因為不管是正向還是負向的描述,爸媽過於鄭重其事,都會引起寶寶的高度注意,並在他們的內心留下痕跡。

3.注意自己的言行

寶寶沒有成人的辨別能力,爸媽身上的任何行為,也許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刻出其不意地出現。在這裡,不是說爸媽會順手牽羊,而是爸媽要讓寶寶清晰地看到你獲取每件物品的過程。

例如:去超市買有贈品的東西,一定要讓寶寶理解“贈品是符合道理才給的,而不是爸爸媽媽順手牽羊得來的”。一位好友曾經帶寶寶去飯店,餐後飯店贈送一條絲巾,當時收銀員忙,好友就自己拿了絲巾,放在包裡。第二天外出遊玩,在公園看見員警的時候,寶寶就特別緊張。後來追問寶寶,寶寶才說:“昨天我們‘偷’了人家一條圍巾!”全家爆笑,然後給寶寶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寶寶這才釋然。我們要避免讓寶寶誤會的事情發生。

育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去看待育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是要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科學地解決問題。請相信,理解、關愛與尊重會讓寶寶更陽光!

他的很多需求一直被打壓,那麼,怎會不埋下“順手牽羊”的隱患呢?而一個向來“要什麼有什麼”的寶寶,如果遇到了喜歡的、卻不屬於他的東西,也難免會不適應,非把它拿到手不可。所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一定要“適度”。

2.爸媽要做到“不暗示”

如果其他小朋友有類似的行為,我們不要在寶寶面前討論,尤其不能上綱上線地敲警鐘。因為不管是正向還是負向的描述,爸媽過於鄭重其事,都會引起寶寶的高度注意,並在他們的內心留下痕跡。

3.注意自己的言行

寶寶沒有成人的辨別能力,爸媽身上的任何行為,也許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刻出其不意地出現。在這裡,不是說爸媽會順手牽羊,而是爸媽要讓寶寶清晰地看到你獲取每件物品的過程。

例如:去超市買有贈品的東西,一定要讓寶寶理解“贈品是符合道理才給的,而不是爸爸媽媽順手牽羊得來的”。一位好友曾經帶寶寶去飯店,餐後飯店贈送一條絲巾,當時收銀員忙,好友就自己拿了絲巾,放在包裡。第二天外出遊玩,在公園看見員警的時候,寶寶就特別緊張。後來追問寶寶,寶寶才說:“昨天我們‘偷’了人家一條圍巾!”全家爆笑,然後給寶寶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寶寶這才釋然。我們要避免讓寶寶誤會的事情發生。

育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去看待育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是要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科學地解決問題。請相信,理解、關愛與尊重會讓寶寶更陽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