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
市精神衛生中心多位心理專家來到本市雙港中學,
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溝通活動,
幫家長與孩子加深理解。
讓專家驚訝的是,
多數家長主動溝通意識不及孩子強烈。
市精神衛生中心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孫淩研究發現,
近年來,
本市青少年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增多,
由此引發的翹課、夜不歸宿、心情抑鬱或通過暴力發洩情緒等現象在部分青少年身上時有發生。
在這些問題青少年中,
有90%都存在親子之間溝通不暢的問題,
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活動現場,
專家讓120余名高一學生和家長圍坐成若干個圈,
Advertisiment
由專家引領學生和家長一起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
但學生和家長合唱的聲音非常小。
學生見到父母羞于在自己和眾人面前唱歌,
自己的聲音也變小了。
在“你說我畫”活動中,
專家讓每位家長看一幅風景畫,
然後在一段距離以外,
將畫的內容大聲說給孩子聽,
讓孩子根據家長的表達還原這幅畫的原貌。
專家發現,
有八成家長因表達不暢或羞於啟齒,
影響了孩子畫畫的準確性。
在“找出對方寶藏”活動中,
當面對學校老師和同學時,
很多家長竟避諱說出自己孩子的優點;有的家長只說一個優點,
然後習慣性地說出很多缺點。
專家表示,
活動反映出很多家長教育觀念陳舊,
缺乏主動與孩子溝通的意識。
Advertisiment
溝通不暢導致家長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信賴孩子,
因而會給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障礙。
在學業、就業和社交等方面,
當今青少年要面臨更大壓力。
如果家長不能尊重和鼓勵他們,
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孩子的心理偏差,
並以夥伴式的溝通來緩解其心理壓力,
而是以打罵或懲罰等方式來教訓他們。
那麼,
孩子的心理問題勢必會“越滾越大”,
最終發展成心理疾病。
因此,
家長應學會做孩子的“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