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關鍵字速查速學:耳部護理

耳部護理

嬰語解讀

嬰兒外耳道相對較狹窄, 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處, 極易引起發炎, 嚴重者可致外耳道癤腫。 因此, 給寶寶洗臉、洗頭時一定注意不要讓水流入耳道, 萬一進了水應立即用消毒棉條擦乾。 寶寶的頭時常亂動, 一不小心就會損傷耳道、耳膜或發生別的意外。 因此, 擦洗時最好不要用棉簽。 給寶寶喂完奶或水後要讓寶寶側身睡, 以防寶寶吐奶後奶液流進耳道。 寶寶平躺哭泣時, 眼淚很容易流進耳道引發炎症, 媽媽要及時把寶寶的眼淚擦乾淨。

嬰語故事

這幾天我頭上長了濕疹, 好癢好癢!晚飯後媽媽給我洗了個頭,

Advertisiment
洗頭的時候水流進我耳朵裡了。 我感覺特別不舒服, 一直用手點耳朵。 媽媽明白了我的意思, 趕緊起身四處找尋棉簽棒。 我看到媽媽手拿棉簽棒安靜下來, 乖乖地等著媽媽, 那些水水終於可以被趕走了。

金領冠專家點評

寶寶易患濕疹, 尤其是頭面部。 頭面部發生濕疹後很可能蔓延到耳道, 從而誘發外耳道炎, 也極易形成耳耵。 耳耵經奶、水等液體浸泡後膨脹, 寶寶感覺不舒服, 嚴重者可引起感染。 因此, 如果發現寶寶的外耳已經患了濕疹要及時治療:將寶寶的耳道清洗乾淨, 用消毒棉條將濕疹膏輕輕撚入寶寶的外耳道內,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特別提醒

寶寶雖小, 耳道裡也會有耵聹(俗稱耳屎),

Advertisiment
但媽媽不要隨意給寶寶掏耳朵。 因為, 寶寶的外耳道皮膚很嬌嫩, 掏耳朵容易造成皮膚破損, 發生感染。 一般來說, 耳屎一般會隨著寶寶吃奶而自行脫出。 不過, 如果形成了較堅硬的耵聹栓塞, 就要到醫院請醫生幫助取出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