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所有家長的心愿。
牙牙學語時, 就學外語和唐詩;蹣跚學步時, 就教識字和算術……在很多家長的心目中, 這就是早期教育。
但這樣的早期教育, 卻是錯了!
今年起, 我國開始以職業資格準入方式, 對從事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持證上崗。 年內, 職業育嬰師將持證進入社區和家庭。
屆時, 人們會驚奇:原來0-3歲嬰幼兒應該這樣養;
屆時, 人們會驚訝:原來0-3歲嬰幼兒應該這樣教;屆時, 人們會發現:原來育嬰師不僅是孩子起跑線上的領路人, 還能育出嬰幼兒新“教”“養”市場。
Advertisiment
起跑, 教養偏差多
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 0-3歲, 是嬰幼兒最難撫養的階段, 也是人生打基礎的階段, 對身體生長、智力發展、性格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 在人生起步階段, 卻缺少具有專業素質和經驗的領路人。 調查顯示, 90%以上的0-3歲嬰幼兒是在家中由父母、祖父母和保姆照料的, 缺乏科學的育兒技能和知識, 出現了不少偏差:
養——據調研統計, 我國嬰兒在出生后6個月內, 生長發育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同齡嬰兒在同一水準。 但當嬰兒半歲后, 由于很多家長和保姆缺少嬰幼兒營養知識, 半固體、固體食物營養要素不健全, 致使不少嬰幼兒的身高、體重就與發達國家的嬰兒有了差距。 而且, 由于喂養不得當, 不少孩子還形成駝背、踮腳等不良習慣,
Advertisiment
教——雖然家長對早期教育越來越重視, 卻不懂得正確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 認為孩子早背幾首詩、多認識一些字就是智力開發了。
0-3歲嬰幼兒教養方面的誤區, 緣于我國的學前教育, 無論是早期教育體系還是師資培養, 針對的都是3歲-6歲兒童。 0-3歲基本上處于盲區, 師資培訓也處于斷層狀態。 0-3歲嬰幼兒教養, 還沒有權威的、本土化的教材。 有些培訓機構選用的國外教材, 是10多年前編寫的, 有的甚至是后來被時間證明是錯誤的, 已被拋棄不用的做法。 早教業師資隊伍也良莠不齊。 下崗人員、社會閑散人員等都可以參加進來, 沒人把關。 不少育嬰教師盡管出身幼教, 但對0-3歲嬰幼兒的心理及衛生保健卻缺乏了解。
Advertisiment
專家告誡:切莫小看了0-3歲嬰幼兒教養失誤, 它們帶給孩子的也許是一生的傷害。 有關部門從大學、中學、小學生的心理現狀調查中了解到, 大多數心理障礙、學習障礙的原因與嬰幼兒期教育引導有很大關系。 在嬰幼兒時期, 如果聽到的多是“這么笨”、“不能做”等之類的話, 孩子的思想就易僵化, 成人后應變能力差, 對變遷的環境難以適應。
育嬰, 術業有專攻
本周, 參加本市首期三級育嬰師職業培訓的19位學員順利出師。 60位新學員又將于下周踏入四級育嬰師培訓班。 下月,
Advertisiment
何謂職業育嬰師?即通過相關部門的資格認證, 主要從事0-3歲嬰幼兒照料、護理和教育以及輔助家長科學育兒的人員。 國家資格分為育嬰員、育嬰師、高級育嬰師、特級育嬰師4個級別。 上海目前開班培訓的是育嬰師(四級)和高級育嬰師(三級)。
育嬰師與時下的“月嫂”或保姆有什么區別?專家認為, “月嫂”或保姆對0-3歲嬰幼兒, 尤其是對1歲以內的嬰兒, 較多的是生活照料。 而職業育嬰師的主要職責是育人, 讓孩子能夠身體好、品性好是育嬰師工作的目標。 育嬰師要全面掌握0-3歲嬰兒的生理、心理生長發育的專業知識, 掌握正確科學的育嬰方法, 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嬰兒的言行、思維和情感方式,
Advertisiment
據悉, 上海招收和培訓職業育嬰師的要求是:有愛心、耐心和責任感;口齒清楚、會講普通話;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強;動作協調、靈活;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目前還要求學員必須是已經結婚或從事過7年以上家政服務的, 學歷至少是高中畢業。 目前已經畢業的首期三級育嬰師年齡基本上在30歲-40歲, 全部為女性。 培訓科目主要是:護理保健、生活照料、教育、家長指導與帶教等四大模塊, 培訓課時為120課時。學員須通過60分鐘的理論考試和30分鐘的操作考試,才能畢業。此后,還要通過國家職業育嬰師的資格考試,才能獲得職業育嬰師資格證書。
早教,潛移默化中
這是一家特別的托兒所。
看不見保育員圍著孩子轉,看不見育嬰師唱歌跳舞做示范,孩子鸚鵡學舌學動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剛剛2歲的孩子們在隨意地玩。有的擰塑料螺帽,有的疊放大大小小的杯子……漸漸地,會發現這些小家伙真不簡單:杯子按大小整齊疊放,螺帽也摸索著套在長短不一的螺桿上。“其實,嬰幼兒天生就有探索精神,育嬰師的職責就是做環境的設計者和引導者,讓嬰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發揮潛能,建立秩序感、空間感等。”專家介紹,在國外,職業育嬰師有個崇高的稱號:人生起步階段的領路人。職業育嬰師如何通過“教”與“養”,領著孩子邁好人生第一步?
先說“養”。職業育嬰師要會指導母乳喂養,會正確沖調奶粉,正確地給居室和孩子進行清潔,能識別鉛中毒。要懂得幼兒教育知識、幼兒心理學知識、醫療保健知識、運動學知識、飲食營養等。能夠領會嬰幼兒沒有說出來的意思。專家介紹,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寶寶,其實具有驚人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能在感情上與照料他的父母息息相通。有時,小寶寶啼哭是為了放松,但父母對寶寶過分操心,反而可能過度刺激寶寶,使他感到家庭空氣緊張。如孩子脾氣不好,愛發火、哭鬧,則很有可能是肝火比較旺盛;還要通過氣色、舌苔、孩子的情緒、細微動作、睡眠等很多方面查詢孩子不舒服的原因。
再說“教”。育嬰師要能對嬰幼兒進行各種早期潛能開發訓練,能實施個性化教學計劃等等。專家舉例:比如說對孩子眼睛功能的訓練,通過調動眼睛周圍所有的肌肉,上看,需要什么樣的速度,下看、左看、右看等,根據設計的生活化的動作,讓寶寶在玩耍中得到相應的鍛煉。經常訓練,寶寶的眼睛就明亮有神,注意力集中,也善于通過眼睛感受別人的心情。有的年輕人在談戀愛時,面對另一方送來的“秋波”,不知道如何表達,而有的人就會用“眼睛說話”,這同嬰幼兒時期的訓練大有關系。而這種訓練,還有益于孩子的性格培養,一般來說,愛笑的孩子心態也比較開朗。1歲半至2歲時是孩子基本性格的形成期,很多成人出現的偏激行為,其實根源就在0-3歲嬰幼兒時期的“教”、“養”。育嬰師的職責是:孩子身上出現不良性格的苗子時,就應及時糾正。
商機,越來越豐富
職業育嬰師的出現,不僅填補了0-3歲嬰幼兒的喂養和早期教育師資空白,而且帶來諸多商機。
首先是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展。在西方國家,育嬰師在社區和家庭十分普遍。據已獲得職業育嬰師試培訓資格的華師大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曾老師介紹,全國嬰幼兒達3.6億人,育嬰市場將是一個大蛋糕。上海首期育嬰師培訓尚未結業,客戶要求聘請育嬰師的電話已不斷。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士和海歸族,非常重視科學早教,也有能力聘請職業育嬰師。目前上海市場對育嬰師的需求預計每年至少1000人。
育嬰師的就業趨向主要是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服務,通過日臻完善的社區網絡,即可進入家庭進行指導,也可以像國外的私人律師、家庭醫生一樣彈性就業,或者在社區嬰幼兒服務機構工作。從長遠看,職業育嬰師的市場空間會不斷拓展。因為隨著社會發展,城市間的人口流動程度越來越大,很多年輕夫婦都不和自己的父母住在同一城市;即使住在同一城市,大部分年輕夫婦也不與父母住在一起。沒有長輩在身邊的年輕夫婦們,當然離不開育兒方面有經驗和專業性兼具的育嬰師的幫助。
職業育嬰師的市場定位是介于家政和教師之間,初級的育嬰師的收入應該和月嫂家政服務員持平,而高級育嬰師也可以達到相當于教授級的待遇。預計育嬰師的平均月薪為2000-3000元,好的高級育嬰師月薪可能達到5000元左右。
其次是增加就業機會。職業育嬰師按級別不同,對人員的學歷要求不一,初級的育嬰員只要求初中畢業即可進行培訓。可見,適合這一職業的人群是比較多的。天津還嘗試培訓男育嬰師,專家認為,男性育嬰師在嬰幼兒動作訓練方面更有優勢。
職業育嬰師這一職業的誕生,還將使培訓市場受惠。目前職業育嬰師的培訓價格是:三級育嬰師1600元,四級育嬰師1180元。專家分析,隨著收入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年輕母親會在孩子年幼時做一段時間的“全職母親”,這部分高學歷、高收入的年輕媽媽也可能會進行育嬰教育“充電”,因此,培訓范圍將不斷擴大。不少大專院校已有意開展競爭,分享育嬰師培訓蛋糕。
培訓市場新添育嬰師這一新增長點,還將帶動相關培訓教材的編寫、印刷;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等,也都會興起。
早教,潛移默化中
這是一家特別的托兒所。
看不見保育員圍著孩子轉,看不見育嬰師唱歌跳舞做示范,孩子鸚鵡學舌學動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剛剛2歲的孩子們在隨意地玩。有的擰塑料螺帽,有的疊放大大小小的杯子……漸漸地,會發現這些小家伙真不簡單:杯子按大小整齊疊放,螺帽也摸索著套在長短不一的螺桿上。“其實,嬰幼兒天生就有探索精神,育嬰師的職責就是做環境的設計者和引導者,讓嬰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發揮潛能,建立秩序感、空間感等。”專家介紹,在國外,職業育嬰師有個崇高的稱號:人生起步階段的領路人。職業育嬰師如何通過“教”與“養”,領著孩子邁好人生第一步?
先說“養”。職業育嬰師要會指導母乳喂養,會正確沖調奶粉,正確地給居室和孩子進行清潔,能識別鉛中毒。要懂得幼兒教育知識、幼兒心理學知識、醫療保健知識、運動學知識、飲食營養等。能夠領會嬰幼兒沒有說出來的意思。專家介紹,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寶寶,其實具有驚人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能在感情上與照料他的父母息息相通。有時,小寶寶啼哭是為了放松,但父母對寶寶過分操心,反而可能過度刺激寶寶,使他感到家庭空氣緊張。如孩子脾氣不好,愛發火、哭鬧,則很有可能是肝火比較旺盛;還要通過氣色、舌苔、孩子的情緒、細微動作、睡眠等很多方面查詢孩子不舒服的原因。
再說“教”。育嬰師要能對嬰幼兒進行各種早期潛能開發訓練,能實施個性化教學計劃等等。專家舉例:比如說對孩子眼睛功能的訓練,通過調動眼睛周圍所有的肌肉,上看,需要什么樣的速度,下看、左看、右看等,根據設計的生活化的動作,讓寶寶在玩耍中得到相應的鍛煉。經常訓練,寶寶的眼睛就明亮有神,注意力集中,也善于通過眼睛感受別人的心情。有的年輕人在談戀愛時,面對另一方送來的“秋波”,不知道如何表達,而有的人就會用“眼睛說話”,這同嬰幼兒時期的訓練大有關系。而這種訓練,還有益于孩子的性格培養,一般來說,愛笑的孩子心態也比較開朗。1歲半至2歲時是孩子基本性格的形成期,很多成人出現的偏激行為,其實根源就在0-3歲嬰幼兒時期的“教”、“養”。育嬰師的職責是:孩子身上出現不良性格的苗子時,就應及時糾正。
商機,越來越豐富
職業育嬰師的出現,不僅填補了0-3歲嬰幼兒的喂養和早期教育師資空白,而且帶來諸多商機。
首先是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展。在西方國家,育嬰師在社區和家庭十分普遍。據已獲得職業育嬰師試培訓資格的華師大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曾老師介紹,全國嬰幼兒達3.6億人,育嬰市場將是一個大蛋糕。上海首期育嬰師培訓尚未結業,客戶要求聘請育嬰師的電話已不斷。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士和海歸族,非常重視科學早教,也有能力聘請職業育嬰師。目前上海市場對育嬰師的需求預計每年至少1000人。
育嬰師的就業趨向主要是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服務,通過日臻完善的社區網絡,即可進入家庭進行指導,也可以像國外的私人律師、家庭醫生一樣彈性就業,或者在社區嬰幼兒服務機構工作。從長遠看,職業育嬰師的市場空間會不斷拓展。因為隨著社會發展,城市間的人口流動程度越來越大,很多年輕夫婦都不和自己的父母住在同一城市;即使住在同一城市,大部分年輕夫婦也不與父母住在一起。沒有長輩在身邊的年輕夫婦們,當然離不開育兒方面有經驗和專業性兼具的育嬰師的幫助。
職業育嬰師的市場定位是介于家政和教師之間,初級的育嬰師的收入應該和月嫂家政服務員持平,而高級育嬰師也可以達到相當于教授級的待遇。預計育嬰師的平均月薪為2000-3000元,好的高級育嬰師月薪可能達到5000元左右。
其次是增加就業機會。職業育嬰師按級別不同,對人員的學歷要求不一,初級的育嬰員只要求初中畢業即可進行培訓。可見,適合這一職業的人群是比較多的。天津還嘗試培訓男育嬰師,專家認為,男性育嬰師在嬰幼兒動作訓練方面更有優勢。
職業育嬰師這一職業的誕生,還將使培訓市場受惠。目前職業育嬰師的培訓價格是:三級育嬰師1600元,四級育嬰師1180元。專家分析,隨著收入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年輕母親會在孩子年幼時做一段時間的“全職母親”,這部分高學歷、高收入的年輕媽媽也可能會進行育嬰教育“充電”,因此,培訓范圍將不斷擴大。不少大專院校已有意開展競爭,分享育嬰師培訓蛋糕。
培訓市場新添育嬰師這一新增長點,還將帶動相關培訓教材的編寫、印刷;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等,也都會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