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子不是父母工作的平攤

在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裡, 母親幾乎承擔起全部照料嬰兒的任務, 這時父親會從週邊的角度承擔家務、管理家庭。 在此期間, 令夫妻雙方感覺最好的不是彼此都做分內的事兒, 而是彼此滿意各自做家務的數量和種類。 例如, 媽媽餵奶時, 爸爸做飯。 她並不介意一會兒要收拾碗筷——正好放放鬆, 不用一直照顧孩子——同時, 爸爸又特別期盼著這個親子環節。 幾個月之後, 媽媽開始重返工作崗位, 他們可以調整晚上的安排, 輪流照顧孩子、做家務。 共同育子更強調分享夢想及憧憬, 而非時間管理問題, 因此工作的徹底平攤並不能帶給你們真正的滿意。

Advertisiment

雅各是史蒂夫和裘蒂四個月大的兒子, 對他們來說, 將雅各在托兒所呆的時間壓縮到最短十分重要, 他們有著共同的信仰:“稿子特別小時, 最好是盡可能由家庭養育。 ”幸運的是, 他們都能夠臨時更改工作安排。 裘蒂是一位醫療技術人員, 她週一和週二在家, 而史蒂夫是社會工作者, 週五可以陪雅各。 週末, 用他們的話說, 就是“雙親照料日”。 裘蒂希望這種模式可以持續到雅各五歲, 但是史蒂夫則不大相信這是“可行以及必要的”。 他們同意堅持這種安排至少到雅各1歲, 然後“在他會走路時再視情況而定”。

心理學家潔西嘉·鮑爾(JessicaBall)及其他心理學家研究表明, 為持續維護幸福的婚姻,

Advertisiment
夫妻雙方是否能夠成功應對或者共同消除共擔育子任務的問題並不重要, 更為重要的是在爭執中他們是否感覺到對方傾聽並尊重自己。 當夫妻雙方把焦點放在共同目標上, 他們會朝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即使他們有時會迷失於日常苦差:有太多事情需要做但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

大眾媒體普遍認為, 夫妻分配家務事的平等程度通常等同于夫妻合作的有數程度。 但夫妻有許多分配任務的方法, 研究人員也無法全部數清。 更為重要的是, 你和伴侶如何理解任務的分配是家庭幸福這個大目標的一部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