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胃腸道對進餐的時間要求

為了使攝入的食物在胃腸道內消化吸收, 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腸道的運動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 食物進入胃後, 胃液就會分泌, 並開始蠕動, 這一連串的反應是很自然地產生的。 而控制這一切的是植物神經, 即人體具有的生物節律。

暴飲暴食加重胃腸負擔, 一日三餐有規律地進行

食物入口後, 經食道、胃、小腸、大腸, 最後的殘渣排出體外, 每次進食, 食物都是按照這個順序完成全過程。 但如果進食不當, 會給胃腸道帶來負擔。 尤其是逐漸老化的胃腸道, 功台邑遲鈍, 更應倍加愛護, 延長其壽命。 為了不給胃腸道帶來負擔,

Advertisiment
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一日三餐有規律地進行。

胃的容積在空腹時約為50毫升, 食物進入後, 可以擴張到約1.8升。 健康的年輕人, 胃的柔韌性好, 即使吃得很飽, 食物撐滿了胃, 胃仍能正常工作。 老年人由於胃腸道開始老化, 消化力減弱, 如果吃的過飽, 胃就會不堪重負。 因此, 中老年人每次進餐以八分飽為宜。

另外, 每餐之間的時間間隔, 也應儘量保持每天固定, 這樣就不會給胃腸造成負擔。 每餐之間時間間隔過短, 上一餐攝入的食物還未消化完, 下一餐食物又進來了, 胃就會長時間連續工作, 負擔加重。 在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 也同樣如此。

兩餐間應間隔5-6小時

食物在胃中被消化需要多長時間呢?

Advertisiment

因食物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 食物從胃完全移動至小腸, 平均需5~6小時。 消化時間最短的是米飯及麵包等碳水化合物, 為2~3小時。 時間最長的是脂肪, 為7~8小時, 蛋白質處於丙者之間, 為4~5小時。 蛋白質及脂肪耐饑, 但如攝人過多, 會加重胃的負擔。

那麼, 胃腸道喜歡的進餐時間是怎樣的呢?

假如早晨7點進早餐, 午餐應在5~6小時後的12 --13點進行。 1 2點進午餐, 那麼晚餐就應在5~6小時後的17~18點進行。

食物的消化時間, 同樣的食物也會因人而異, 還會因身體的狀況而異, 5~6小時的消化時間只是一個大致的參考。 消化完成後, 胃就排空了, 就會逐漸產生饑餓感。 按照身體的這種饑餓信號進餐, 基本上就是不會給胃腸造成負擔的合理進餐時間。 如果上一頓吃得過飽,

Advertisiment
下一頓就應適當減量, 以照顧胃腸, 勿使負擔過重。

就寢前進食常會帶來問題。 進食後立即就寢, 會給胃腸造成負擔, 即使是吃易消化的食物。 建議就寢前2---3小時不要進食, 尤其是油多的食物, 一定要注意。

重視早餐, 激發腸蠕動

為了不使糞便在腸道內積聚, 養成早晨排便的習慣很重要。 當食物進入空胃時, 會引起橫結腸到乙狀結腸的強烈蠕動(胃一結腸反射), 這種蠕動斷斷續續地反復3~4次, 每天約發生2次這樣的蠕動反應, 將糞便送達直腸而產生便意。

最容易發生這種蠕動反應的是早餐後, 因此一定要重視早餐, 以促進排便。

另外, 早餐要常吃優酪乳, 為了將活的乳酸菌順利送達腸道.可在胃酸分泌較少的餐後吃。

Advertisiment
空腹時吃優酪乳, 乳酸菌在到達腸道之前就會被胃酸殺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