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胎位不正 可以糾正

胎位不正, 讓很多准媽媽們特苦惱, 對於想要順產的准媽媽們來說更如五雷轟頂, 但是准媽媽們不必過多擔心, 胎位不正並不像准媽媽們想像的那樣可怕。 有些胎位不正在產前會慢慢恢復正常, 而有些也是可以通過胎位矯正方法來實現的。

Advertisiment

胎位不正 可以糾正

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 枕骨在前, 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 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 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 在28孕周前胎寶貝尚小, 羊水相對較多, 即使胎位不正大多也能自行轉正, 但若在30孕周後仍胎位不正, 就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矯正。 胸膝臥位法適用于30孕周後胎位仍為臀位或橫位。

胎位, 通俗地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 胎兒出生前在於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 它關係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 子宮內的胎兒是浸泡在羊水中的, 由於胎兒頭部比胎體重, 所以胎兒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

Advertisiment
不過, 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 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後方, 就屬於胎位不正了。 至於那些分娩時臀部先露(臀位), 或者腳或腿部先露, 甚至手臂先露(橫位)等等, 更是胎位不正。 這些不正常的胎位, 等於在孕婦本來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設置了障礙, 因而容易導致難產。 以臀位為例, 容易導致胎膜早破, 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 從而會危及胎兒的安全。 再如橫位元, 由於分娩時先露部分不能緊貼宮頸, 對子宮的壓力不均勻, 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 致使胎兒宮內窘迫或窒息死亡。

胎位不正引起的原因有:早產、胎兒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兒生長過慢、臍帶太短、子宮畸形、胎盤不正常、骨盆狹窄、多胎等。

Advertisiment
所以發現胎兒胎位不正後必須詳查胎兒與准媽媽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因此, 胎位正常與否十分重要, 它關係到分娩能否順利進行。 胎位不正, 一般只要按規定做產前檢查, 都可以發現。 發現胎位不正後不必驚慌, 可採取以下措施解決:

胸膝臥位法:適用于30孕周後胎位仍為臀位或橫位。 具體操作為孕媽咪于飯前、進食後2小時或早晨起床及晚上睡前, 先去排空尿液, 然後放開腰帶, 雙膝稍分開(與肩同寬), 在床上, 胸肩貼在床上, 頭歪向一側, 大腿與小腿成90度直角, 雙手下垂於床兩旁或者放在頭兩側, 形成臀高頭低位, 以使胎頭頂到母體的橫膈處, 借重心的改變來使胎寶貝由臀位或橫位轉變為頭位。

Advertisiment
每天做2-3次, 每次10-15分鐘, 一周後進行胎位複查。

艾灸穴位法:也可幫助矯正胎位, 可配合胸膝臥位法一同做。 具體做法為孕媽咪採取坐位, 腳踩在小凳上, 鬆開腰帶, 用點燃的艾卷熏至陰穴(雙側腳小趾外緣)。 這樣, 可興奮大腦的內分泌系統, 使雌激素和前列腺素分泌增多, 促進子宮活動, 從而使胎寶貝轉位。 每天1次, 每次15-20分鐘, 一周後進行胎位複查。

側臥位:適宜於橫位和枕後位, 具體做法為側臥時可同時向側臥方向輕輕撫摩腹壁, 每天做2次, 每次10-15分鐘。

如果以上辦法都不見效, 可考慮從外部進行倒轉, 讓胎兒來個180度的翻轉, 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 維持頭位。 具體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後, 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裡,

Advertisiment
再把臀部推上去。 當然做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 如果自己亂來, 弄不好, 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 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 倒轉困難, 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 就不能勉強, 那只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

驗方自療法:

a.車前子烘乾研成粉, 每次9克, 溫水吞服。 1周後複查, 未轉胎, 再服1次。 最多服3次。 無效改用它法。

b.蘇葉、黃苓各6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c.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 每日1帖, 分2次煎服。

d.飲水療法, 適用于胎周較小的胎兒。 方法是:每小時飲1碗水, 每天10碗, 連飲3天后休息3天, 再做檢查, 看胎位是否糾正。

自療注意事項

1.患婦不宜久坐久臥, 要增加諸如散步, 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2.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懷孕婦女不必焦慮愁悶。情緒不好不利轉變胎位。

3.忌寒涼性及脹氣性食品,如西瓜、螺螄、蟶子、山芋、豆類、奶類等。

4.大便要暢通,最好每日大便。

需要提醒各位准媽媽的是,上述療法如果能夠幫您將異常胎位轉正固然很好,如果轉不了也不必緊張,因為現代醫學已經有較為先進的方法保障胎兒及孕婦的安全。不過,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住院待產,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2.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懷孕婦女不必焦慮愁悶。情緒不好不利轉變胎位。

3.忌寒涼性及脹氣性食品,如西瓜、螺螄、蟶子、山芋、豆類、奶類等。

4.大便要暢通,最好每日大便。

需要提醒各位准媽媽的是,上述療法如果能夠幫您將異常胎位轉正固然很好,如果轉不了也不必緊張,因為現代醫學已經有較為先進的方法保障胎兒及孕婦的安全。不過,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住院待產,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