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 顧名思義是指胎兒在媽媽子宮裡的位置, 醫學上更加嚴謹的解釋是:指胎兒順產時先露出身體部位在子宮裡的位置, 以及與母體骨盆前、後、左、右的關係。 正常胎位多為枕前位, 如果在懷孕30周後產檢發現非枕前位, 則診斷為胎位不正, 其中以臀位為常見。
為什麼需要關注胎位孕婦能否順產與胎位情況息息相關。 因為子宮內都是羊水, 胎兒頭部比胎體重, 所以浸泡其中的胎兒通常是“頭下臀上”姿勢, 最適合順產的正常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 枕骨在前的情況。 不過有些情況下, 有些胎兒雖然是頭朝下,
Advertisiment
胎位不正的原因非常複雜, 可能是由於子宮內肌瘤、子宮先天異常、前置胎盤等母體因素;也可能是早產、羊水過多、先天發育異常等胎兒因素。 但多數情況下, 胎位不正的發生確實毫無原因的。
不過可以安慰的一點是,
Advertisiment
妊娠30-34周, 是糾正胎位的時機。 這段時間內胎兒還不是非常大, 子宮內羊水也比較多, 因此胎兒在子宮內靈活運動的空間還比較充足, 可自行糾正胎位。
1.膝胸臥位操
孕媽媽解淨小便, 穿寬鬆衣服跪在床上, 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兩隻胳膊放在床上, 胸與肩儘量貼近床面, 臉偏向一側, 雙膝彎曲, 大腿與地面垂直, 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鐘, 之後逐漸增加至15分鐘, 每日做兩至三次。
2.外回轉術
一般膝胸臥位元操無效的情況下, 醫生會考慮行外回轉術, 這種方法需要專業醫生進行,
Advertisiment
在外回轉術之前, 需要孕媽媽自行做胸膝臥位糾正運動, 以便胎兒的臀部或足部往上浮和頭部往下沉。 具體方法為: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臀, 把臀部推上去, 再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裡, 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 維持頭位。 需要注意的是, 倘若胎兒臀或足已經入盆, 或者倒轉時胎心發生變化, 請停止操作。
3.艾灸至陰穴
孕媽媽穿著寬鬆衣服平臥或者坐位, 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 每日早晚各艾炙1次, 每次15分鐘。 當發生胎動時, 馬上變為膝胸臥位, 幫助胎位轉正。 這種艾灸法每次持續時間不要太長, 若一周後還無增加胎動,
Advertisiment
倘若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 還不能轉為正常胎位, 就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內住院待產, 醫生會根據孕媽媽的最終胎位情況、胎兒大小以及骨盆大小綜合考慮是順產還是剖宮產。
注意事項·胎位不正的矯正應在妊娠30~34周間進行。
·矯正胎位不正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嚴格遵守動作要領、時間和次數完成, 不要自作主張隨意更改, 否則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從而危害胎兒健康。
·進行胎位矯正最好有家人在家陪同, 以防意外情況。
·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胎位矯正後需要去醫院複查胎兒反轉情況, 及時調整糾正要求。
胎位不正≠剖宮產總之, 妊娠28周後經腹部、陰☆禁☆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 妊娠28周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