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胎兒的位置稱為胎位。 胎兒在子宮內浸泡在羊水中, 由於頭部比軀體重, 所以正常的胎兒在孕婦腹中呈頭下臀上、脊柱前彎、四肢屈曲交叉於胸腹前的狀態, 醫學上稱為枕前位(即正常胎位, 分娩相對順利)。 而胎位不正是指在妊振30周後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出現非枕前位以及其他異常胎位, 包括媽媽們熟知的臀位, 橫位等。
為何會出現胎位不正
1、孕婦羊水過多或過少

Advertisiment
羊水過少多使胎兒活動範圍過大, 當胎兒活動過大時就會使胎位變得寬鬆。 而羊水過少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小, 無法正常活動導致胎位不正。
2、多胞胎
多胞胎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小、過於擁擠, 無法正常活動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3、產婦骨盆狹窄、胎兒巨大、胎盤前置
骨盆狹窄、胎兒巨大、胎盤前置會使胎頭銜接受阻, 使得胎兒發生擠壓從而胎位不正。
4、產婦腹壁鬆弛

Advertisiment
腹壁鬆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 變得鬆弛而導致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
胎兒、子宮畸形會影響子宮腔空間, 造成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變化, 從而引起胎位不正。
6、臍帶過短
臍帶太短使得胎兒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 影響胎兒發育, 胎兒生長過慢使得活動的空間變大導致胎位不正。
Advertisiment
7、子宮疾病
子宮內有腫瘤或其他疾病將會影響胎兒在宮腔內的位置, 導致胎位不正。

枕前位是最佳胎位
寶寶在腹中是浸泡在羊水中, 由於胎兒的發育特點, 頭部較大, 所以一般常常是頭朝下倒立的姿勢。
Advertisiment
但是如果寶寶是枕後位、臀位、橫位、斜位等等, 那就是胎位不正了, 可能會引起分娩困難, 所以, 准媽媽一旦在產檢時發現胎位不正, 應遵循醫生的建議來進行糾正。
胎位糾正的最佳時間
胎位不正與妊娠周數有很大關係。 一般如果是在30周之前發現胎位不正, 只要加強觀察即可, 這個時期, 寶寶的個體還不大, 活動空間較大, 胎位不固定, 大概要到32周以後, 胎位才基本固定, 所以, 准媽媽糾正胎位的時間最好在孕期30周-32周。

Advertisiment
方法一:
胸膝臥位法。 這給方法使用與孕期30-32周臀位的准媽媽練習, 安全起見, 可以先徵求下醫生建議。
1。 准媽媽排空尿液, 鬆開褲帶, 跪在床上。
2。 兩隻胳膊屈曲放在床上, 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胸部與肩儘量貼近床面。
3。 雙膝彎曲, 大腿與地面垂直, 臀部儘量抬高。 一般這個姿勢保持2分鐘, 適應後可以延長時間到5分鐘-10分鐘, 每天堅持3次左右
方法二:

橋式臥法。
此法也適用于30周-32周的臀位准媽媽練習。
1。准媽媽仰臥在床上,頭枕在手臂上。
2將腰部抬起,下面墊上靠墊或者枕頭,使臀部抬高30-50釐米,每天做1次,每次10-15分鐘。
每天堅持3次左右方法二:

橋式臥法。
此法也適用于30周-32周的臀位准媽媽練習。
1。准媽媽仰臥在床上,頭枕在手臂上。
2將腰部抬起,下面墊上靠墊或者枕頭,使臀部抬高30-50釐米,每天做1次,每次10-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