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的風險及矯正方法

懷孕30周後, 胎兒沒有處在子宮內正確的位置上稱為胎位異常, 也叫胎位不正。 腹壁鬆弛的女性以及曾經多次流產的女性更容易發生胎位異常, 胎位異常的風險可大可小, 因此早期的糾正措施很重要, 不然很容易導致准媽媽難產。

胎位不正在懷孕五個月左右的時候發生的幾率最大, 主要包括臀位(最常見)、橫位(危害性最大)、枕後位、顏面位等。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1.胎位不正的風險

胎位不正可能會造成准媽媽難產、發生產傷、造成胎兒畸形。 臀位還可能造成臍帶脫垂,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就會造成胎兒宮內窒息,

Advertisiment
甚至死亡。 因此, 一旦發現胎位不正, 要立即與主治醫師討論並選擇能最大限度減少危險的生產方式。 懷孕後要做好產前檢查, 胎位不正如果沒有預先診斷以及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2.胎位不正怎麼辦?

*胸膝臥位:為了避免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 准媽媽最好是能夠經常做胸膝臥位(在一定的時間裡保持頭低臀高)。 准媽媽保持這個姿勢之前應放鬆褲子, 可以選擇在胸部墊一個枕頭, 兩手向前屈, 將頭偏向一側, 整個過程中要保持臀部與大腿成直角。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改變胎兒重心, 調整胎兒的頭位, 每日進行2~3次, 每次十五分鐘左右。

*外倒轉術:顧名思義這種方法是通過手推等動作轉動嬰兒的胎位,

Advertisiment
這種方式需要一定的專業性, 不建議准媽媽自行在家裡嘗試。

*剖腹產:橫位、臀位、最好是能夠採用剖腹產。

3.陰☆禁☆道分娩的注意事項

胎位不正的准媽媽如果選擇自然分娩的話, 一定要在生產之前使用X光檢查, 觀察骨盆的寬度到底可不可以讓寶寶安全產出。 另外, 寶寶的體重最好控制在3500克以內, 如果胎兒體型太大的話, 也不容易自然生產。 不管是任何原因造成的任何類型的產程延長都要馬上進行剖腹產。

另外, 一般情況下寶寶單腿或雙腿直立的胎位是不適合自然分娩的, 因為會有臍帶脫垂的風險(引起寶寶窒息、死胎), 但如果這種情況下依然選擇自然分娩, 那麼必須隨時檢查, 確定臍帶是否脫垂,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在羊水剛破的時候。

胎位不正的情況下選擇自然生產的話, 可能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准媽媽最好是選擇剖腹產, 但是剖腹產也有可能會造成失血、傷口感染等併發症, 因此准媽媽必須重視胎位不正, 配合醫生的工作。

綜上所述, 如果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 准媽媽一定要記得保持冷靜, 相信在醫生的幫助下, 困難一定會迎刃而解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