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偏小,怎麼辦?

導致胎兒生長遲滯的三大原因

造成胎兒生長遲滯的原因相當多, 一般可區分為3大類。

1、子宮胎盤功能異常(最常見的原因, 約占80%)

慢性羊膜炎、胎盤有血栓或梗塞、絨毛血管瘤、結締組織疾病、慢性部分胎盤剝離、前置胎盤、胎盤或臍帶構造異常、雙胞胎間血流相通等病變。 事實上, 約有40%的胎兒生長遲滯致病原因仍不明, 一般認為還是與胎盤功能不足, 使得血流在子宮體和胎盤減少的關係。

2、母體疾病

准媽咪年齡較大、早期發生母體體重增加不良、營養不良、先天性子宮內感染(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梅毒及弓漿原蟲感染、A型和B型肝炎等)、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晚期發生血管疾病、心臟或呼吸疾病、長期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嚴重貧血(地中海性貧血)、抽煙、酗酒、藥物成癮(安非他命、古柯鹼、大麻、鴉☆禁☆片類或吸入性溶劑)。

Advertisiment

2、胎兒自身問題

多胞胎、染色體異常、侏儒症候群、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先天心臟病、生殖泌尿道異常、 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等。

醫師小叮嚀:對胎兒可能造成的危害

懷孕期間如果出現胎兒生長遲滯, 可能造成的影響有:生產時血氧量較低、出生評估分數(Apgar Score)較低、易吸入胎便造成呼吸困難、增加胎兒窘迫的風險;出生時則可能出現低血醣症及低血鈣、低體溫、紅血球過多症、增加腦神經傷害的風險等。 另外, 嚴重的生長遲滯也容易造成胎死腹中的危險。

Advertisiment
根據近期的研究, 子宮內環境與胎兒成長是否良好, 與中年之後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舉例來說, 出生體重太輕的胎兒, 往後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機率相對較高。

醫生是如何判斷胎兒生長遲滯呢?

診斷前先確認懷孕周數

由於胎兒生長遲滯的標準, 是與相同周數的胎兒體重分佈做比較, 所以在進行診斷前, 應該先確認正確的懷孕周數。 目前用來診斷胎兒生長遲滯的方式大致有下列4種:

子宮底測量

在第20周以後, 測量子宮體高度是從子宮底(母體的子宮體上面的高度)量到恥骨, 所測量出的公分數值通常對應等於懷孕周數(如28周所測出的數值應為28 cm), 若量到的高度較預計的周數少於2cm以上,

Advertisiment
則要懷疑為生長遲滯。

超音波測量

超音波診斷的3個主要標準分別為:胎頭大橫徑、腹圍、大腿骨長度, 利用這些數值可與成長圖比較, 進而估計出胎兒重量。 此外, 胎兒腹圍是相當有用的指標, 子宮內生長遲滯的胎兒, 往往會將有限的營養成分轉移到頭部發育, 測量的結果就會呈現胎兒頭部較大而腹部較瘦小的不對稱狀況, 有助於診斷。

多普勒:超音波血流速度量

透過多普勒超音波直接測量臍帶的血流速率, 一旦發覺胎兒生長遲滯者呈現血流阻力增加與速率漸慢的變化, 可選擇適當時機提早終止妊娠, 避免發生胎死腹中的悲劇。

母體孕期體重增加程度

母體的體重增加變化, 亦可能代表著胎兒的大小。

Advertisiment

醫師小叮嚀 診斷仍可能出現誤差

子宮底測量、超音波測量、都蔔勒超音波血流速度量是目前常用於診斷胎兒生長遲滯的方法, 不過, 這些方法仍然可能出現診斷上的誤差, 所以一般來說, 除非胎兒生長遲滯的情形非常明顯, 通常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 才能確定胎兒是否真的有生長遲滯的現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