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胎兒入盆?
當妊娠進入尾聲時, 腹中的胎兒會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 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等待時機。 在分娩之前, 胎兒被迫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 從而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 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入盆”。
胎兒一般什麼時候入盆?
入盆時間通常在孕36周到分娩陣痛到來之前, 初產婦多在預產期的前兩周入盆, 而經產婦多在陣痛開始前入盆, 但也有個別產婦在數天內完成入盆整個過程。
如何促進胎兒入盆?
准媽媽加強運動能促使胎兒入盆,
Advertisiment
1.散步: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 鬆弛骨盆韌帶, 為分娩做預備。 散步時媽媽最好邊走動, 邊按摩, 邊和寶寶交談。 散步可分早晚兩次安排, 每次30分鐘左右, 也可早中晚3次, 每次20分鐘。 散步最好選擇環境清幽的地方, 四周不要有污染物, 不要在公路邊散步。
2.體操:產前體操在國外非常流行, 體操不但可以促使胎頭入盆, 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韌性和彈性。
3.小馬步:手扶桌沿, 雙腳平穩站立, 慢慢彎曲膝蓋, 骨盆下移, 兩腿膝蓋自然分開直到完全曲屈。 接著, 慢慢站起, 用腳力往上蹬, 直到雙腿及骨盆皆豎立為止, 重 複數次。
4.劃腿運動:手扶椅背,
Advertisiment
5.腰部運動:手扶椅背, 緩緩吸氣, 同時手臂用力, 腳尖踮起, 腰部挺直, 使下腹部緊靠椅背, 然後慢慢呼氣, 手臂放鬆, 腳還原, 早晚各做5—6次。
6.骨盆運動:雙手雙膝著地, 吸氣弓背, 吐氣, 同時抬頭, 上半身儘量往上抬, 反復10次。
7.陰部肌肉運動:仰臥, 慢慢收縮陰部肌肉, 同時往上收臀部, 數到5後慢慢地落下, 反復10次。
8.爬樓梯:很多醫生會對已經過了預產期卻還沒有動靜的准媽媽說:“去爬樓梯吧!”沒錯, 爬樓梯可以鍛煉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 並幫助胎兒入盆, 使第一產程儘快到來。 平 時媽媽可在住處爬爬單元樓內的樓梯, 午後可找個小山包走走。 假如覺得累的話要及時休息,
Advertisiment
胎兒入盤後的注意事項
1.做好臨產前的準備。
首先是心理準備, 對分娩過程中的擔心要有一定的認識, 不應有過多的害怕和恐懼, 這個過程是並不太難的。
其次要確定分娩的醫院。 一般均到產前檢查的一家, 但在緊急情況下, 則要選擇就近醫院。 有備無患, 做到心中有數, 萬一出現緊急情況, 即可按原先準備的方案執行。 如果產前檢查過程中發現貧血、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位不正、骨盆狹小、雙胎等其他情況時, 應按醫囑提前待產, 以免發生意外。
再次, 要做好個人衛生準備, 孕婦在預產前幾天要勤換內褲, 每天用肥皂、溫水洗外☆禁☆陰部、大腿內側和下腹部。 臨產前再清洗一次, 儘量保持外☆禁☆陰部位清潔。
Advertisiment
2.注意飲食均衡。
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熱量的攝入, 以免胎兒過大, 影響順利分娩。 為了儲備分娩時消耗的能量, 你應該多吃富含蛋白質等能量較高的食品。 在這個月裡, 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已經基本成熟, 如果你還在服用鈣劑和魚肝油的話, 應該停止服用, 以免加重代謝負擔。 (這一點持懷疑態度, 醫生除了讓我每天吃鈣片外, 還給開了一種鋅鐵鈣顆粒, 讓每天沖水喝, 說是補充鋅和鐵, 預防新生兒缺鐵性貧血)
3.做好檢查。
這時每週一次的體檢, 醫生會檢查胎兒是否已經入盆, 估計何時入盆, 胎位是否正常且是否已經固定等。 如果此時胎位尚不正常, 那麼胎兒自動轉為頭位的機會就很少了, 如果醫生也無法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