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大小對未來的影響

每個孕媽媽都希望生出健健康康的寶寶, 有的孕媽媽甚至認為胎寶寶越重越能代表健康, 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明智, 胎兒過大或過小都可能說明寶寶健康方面出現了問題。 下面, 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胎寶寶在十個月中的正常發育情況, 以及胎兒大小對寶寶以後健康的影響。

胎寶寶正常標準大小

從受精到胚胎成長需要十個月左右的時間的, 不同的月份胎兒生長情況都不一樣。 我們一起來看看。

懷孕1個月(4周):胎兒體長有0.2cm, 體重僅有1g, 這時候心臟已經開始發育。

懷孕2個月(8周):胎兒體長有3cm, 體重有4g,

Advertisiment
這時候已經有人形, 心臟基本形成, 有跳動。 四肢頭部都逐漸開始發育。

懷孕3個月(12周):胎兒體長有9cm, 體重有20g, 這時候手腳都已經基本發育完全, 手指甲、牙齒、外**器官開始發育。

懷孕4個月(16周):胎兒體長有18cm, 體重有120g, 已經可以區分性別, 胸部開始呼吸, 能吸吮自己的拇指。

懷孕5個月(20周):胎兒體長有25cm, 體重有340g, 頭髮脂肪都在生長, 體重明顯增加。

懷孕6個月(24周):胎兒體長有30cm, 體重有600-700g, 這時候已經會手舞足蹈了。

懷孕7個月(28周):胎兒體長有35-37cm, 體重有1-1.2kg, 頭部由原來的向上轉變為向下, 腳趾甲頭髮進一步生長。

懷孕8個月(32周):胎兒體長有40cm, 體重有1.5-1.6kg, 聽覺系統發育完全, 可以聽到外界聲音。

懷孕9個月(36周):胎兒體長有45cm, 體重有2-2.5kg, 身體各個器官發育成熟, 對外界光已經有反應,

Advertisiment
分娩之後有活力。

懷孕10個月(40周):胎兒體長有50cm, 體重有3kg, 胎兒發育成熟。

胎寶寶過大有啥危險

胎兒過大會增加媽媽分娩難度, 還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 比如大出血、難產等。 這時一般要採用剖腹產, 寶寶從媽媽肚子裡面拿出來的那一刻可能不適應環境的轉變, 所以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裡面的液體, 這就容易造成肺部併發症。 同時還有可能造成寶寶受傷、窒息或是終身殘疾。 最壞的情況是胎兒死亡。 就算媽媽自然分娩, 也會出現產後病症, 比如大出血、子宮破裂下垂、產道損傷。 巨大兒在生長發育期間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慢性病。 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與心臟病。

胎兒過小有啥危險

胎兒過小原因可能是因為遺傳, 也有可能是因為媽媽在懷孕期間感染某種病毒,

Advertisiment
基因染色體發生病變,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胎盤與臍帶。 如果胎兒發育遲緩, 就有可能增加胎兒死亡率與患病率(心臟病、高血壓)。 胎兒過小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媽媽攝入的營養不均衡造成。 建議媽媽在日常飲食上要多加注意, 合理進食, 補充營養。

胎兒過大過小怎麼辦

孕媽生產之前體重應該增加25-30斤之間, 有些媽媽剛剛懷孕體重就增加了10斤。 所以均衡營養是很重要的, 這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基礎。 吃的東西太多或是太少都會造成胎兒過大或是過小。 為此准媽媽多吃幾餐, 每餐少吃點。 多吃天然食品, 少吃含鹽高的食物與刺激性食物。 每個星期的體重增長不超過2斤。

孕媽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孕期的體重,

Advertisiment
可以借助孕婦兒童體重管理儀來看看自己的體重, 它是根據每位元孕媽懷孕前體重來合理制定孕期體重增長, 每次測量之後都會有孕婦提醒與曲線圖。

准媽媽如果懷上巨大兒, 一定要定期檢查, 尤其是在生產前要做一般檢查與超聲波檢查。 在預產期還沒有生下孩子或是沒有辦法順產的媽媽應該及時選擇剖腹產, 以減少生產風險。

准媽媽一旦發現胎兒過小應立即檢查胎盤或是其它功能, 看看究竟是哪個方面出現問題, 如果是疾病造成胎兒體重不足, 就要控制病情, 胎兒體重會逐漸上升, 飲食均衡很重要。

女性懷孕期間需均衡營養

懷孕3個月的孕媽應多補充葉酸維生素礦物質(鈣鐵),

Advertisiment
這些對胎兒發育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懷孕4個月的時候可以適當攝入蛋白質與氨基酸。 油脂類不需要特別攝取, 日常吃的食物中已經含有大量的油脂了。 准媽體重一旦超過, 麵食果汁類的食物就要嚴格控制攝入量了。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