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橫位怎麼糾正

胎兒橫位出現的時間不同, 那麼解決胎兒橫位的方法自然而然就有所差別, 那麼胎兒恒威應該如何應對呢?

妊娠期解決方法孕26周前任何胎位都不是固定的胎位, 只要加強觀察便可。 因為宮內羊水較多, 胎兒有活動餘地, 會自行糾正胎位, 橫位可不做任何處理, 但要定期到醫院檢查, 若妊娠30周以後仍為橫位時, 應首先考慮有無骨盆狹窄。 如有骨盆狹窄, 則無需轉位, 到時直接行剖腹產;如無骨盆狹窄, 可試將橫位轉成為頭位或臀位。 兩種常用矯正方法膝胸臥位式——這是准媽媽最常用的自我矯正方法,
Advertisiment
簡便易行, 安全可靠, 效果顯著。 首先要解盡小便, 放鬆褲帶, 然後跪在鋪著棉絮的硬板床上, 頭放在床上, 臉轉向一側, 雙手前臂伸直, 手撐開平放於床面, 胸部儘量與床貼緊, 臀部抬高, 大腿與小腿成直角。 每日早、晚各1次, 每次1 5分鐘。 7天為一療程, 再複查胎位。 胸膝臥位將使胎臀退出盆腔, 借助寶寶的重心改變, 使胎頭與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順著宮底弧面滑動完成臀位轉為頭位機會。 側臥式——以往習慣左側臥睡的媽媽, 現在可以換右側臥睡了, 而原本習慣右側臥睡的則可以換成左側臥睡。 7天一個療程, 使不正的胎位得以矯正。 左臥睡主要緩解子宮右傾, 使胎兒有足夠的血液供應。 孕婦是沒有辦法避免臍帶繞頸的。 臍帶繞頸與胎兒偏小以及胎動活躍有關。
Advertisiment
分娩期解決方法1,、根據年齡、胎次、胎兒大小、骨盆有無狹窄、胎膜是否破裂、羊水留存量、宮縮強弱、宮頸口擴張程度、胎兒是否存活、有無併發感染及子宮先兆破裂等而決定處理方案。 如果至臨盆還無法自行調整胎兒橫位至順位, 則只能採取剖宮產了。 2、橫位應做選擇性剖腹產。 臀位分娩, 初產婦多做剖腹產, 經產婦, 胎兒較小、骨盆夠大者, 可考慮陰☆禁☆道分娩。 3、妊娠後期若發現橫位, 應引起足夠重視, 可採用胸膝臥位, 艾炙至陰穴等方法進行糾正, 若不成功, 可進行外倒轉術。 如果臨產前, 這種胎位仍未能糾正, 就應提前住院施行剖腹產。 總之, 要定期進行胎位檢查及時糾正, 以防萬一。 24周胎兒橫位24周胎兒橫位,
Advertisiment
建議你做到以下兩點:首先, 定期檢查, 妊娠七個月前的胎兒活動大, 胎位不恒定, 發現胎位異常可先不處理, 因為可能會再轉正。 但要密切觀察, 待到妊娠七個月後, 每兩周做一次產前檢查, 以隨時瞭解胎位情況。 其次, 需及時糾正胎位不正。 大多數胎位不正是可以糾正的, 妊娠七個月後, 如果仍為臀位, 可用下列方法糾正——1、體位轉胎法:有胸膝位轉胎法和側臥位轉胎法。 前者是採取胸膝位(即頭朝下、雙膝跪在硬板床上、臀抬高的姿勢), 每次十分鐘, 每日2~3次, 可使胎臀退出盆腔, 胎兒自轉為頭位;後者是採取側臥位, 先左側後右側, 再右側轉左側, 每十分鐘轉換一次, 共六次, 計一小時。 每日早、中、晚各一小時, 以促使臀位轉為頭位。
Advertisiment
兩種方法選擇一種即可。 2、艾灸轉胎法:孕婦平臥, 用艾卷灸雙側至陰穴(在腳小趾甲外側處), 每次15分鐘, 每日1~2次, 如同時配合體位轉胎法, 效果更好。 3、手法轉胎術:請醫生在腹部用手法轉胎。 但此法如操作不當, 會對母嬰造成損傷, 宜慎用。 如果直至臨產時上述辦法仍不能糾正胎位, 就應當採取剖宮產了。 一般來說, 剖宮產是很安全的, 到時你當打消顧慮, 積極配合醫生, 接受手術, 以保母嬰平安。 35周胎兒橫位35周胎兒橫位, 要設法糾正。 糾正的主要方法有:胸膝臥式。 在孕7個月前胎位不正, 只要加強觀察便可。 因為宮內羊水較多, 胎兒有活動餘地, 會自行糾正胎位。 若孕7個月以後胎位仍不正, 便要糾正了。 孕婦可用胸膝臥式。 要領是解盡小便,
Advertisiment
放鬆褲帶, 跪在鋪著棉絮的硬板床上, 雙手前臂伸直, 胸部儘量與床貼緊, 臀部上翹, 大腿與小腿成直角。 如此每日兩次, 開始時每次3-5分鐘, 以後增至每次10-15分鐘。 胸膝臥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 增加胎頭轉為頭位機會。 不過要小心, 最好去醫院請醫生給你具體說下。 如果出現胎兒橫位, 應該及時的去調整寶寶的狀況。 注意安全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