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臍帶繞頸的原因及危害

臍帶繞頸是胎兒分娩時常見的情況, 一般認為這與臍帶過長和胎動過頻有關。 期待血管長度較臍帶長, 平時血管捲曲呈螺旋狀, 而且臍帶本身由膠質包繞, 有一定的彈性, 故繞頸周數與胎兒的存活程度大多無直接關係。 只有在臨產以後, 隨著宮縮加緊, 下降的胎頭將纏繞的臍帶拉緊時, 才會造成臍帶過短的情況, 以致不能順利分娩。 這時纏繞周數越多越危險。 通過B超檢查可在產前看到胎兒是否有臍帶繞頸, 有時腹部還可聽到較明顯的臍帶雜音。 因此, 這時更需要勤聽胎心, 注意胎動, 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Advertisiment

胎兒臍帶繞頸的原因及危害

發現臍帶繞頸後, 不一定都需要剖腹產, 只有胎頭不下降或胎心有明顯異常(胎兒窘迫)時, 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

臍帶是母親和胎寶寶之間相互聯繫的唯一通道, 一端連于胎寶寶的腹壁臍輪處, 另一端附著於胎盤, 胎寶寶借助臍帶懸浮於羊水中, 通過臍帶血循環與母體進行交換, 從母親獲得氧氣以及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同時排出胎寶寶體內的廢物。 臍帶發育的良好與否、有無異常對胎寶寶的健康發育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臍帶纏繞原因及危害

臍帶纏繞是臍帶異常的一種, 以纏繞胎寶寶頸部最為多見, 是臍帶異常中最重要的類型之一。 另有一種不完全繞頸者, 稱為臍帶搭頸。

Advertisiment
其次為纏繞軀幹及肢體, 常被准媽媽們統稱為臍帶繞頸或臍帶纏頸。 臍帶纏繞胎寶寶頸部發生率為20%~25%, 其中臍繞頸一周發生率為89%, 而臍帶繞頸兩周發生率為11%, 臍帶繞頸3周及以上者很少見, 臍帶纏繞胎寶寶軀幹、肢體比較少見。

原因

胎寶寶在母體內並不老實, 它在空間並不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 經常活動。 每個寶寶的特點不同, 有的寶寶動作比較輕柔, 有的寶寶動作幅度較大, 特別喜愛運動。 他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遊戲, 動動胳膊, 伸伸腿, 又會轉個圈, 這時有可能會發生臍帶纏繞。

危害

臍帶繞頸屬高危妊娠, 隨時可引起胎寶寶宮內窘迫。 孕末期若臍帶有多處纏繞, 對於胎寶寶則是非常危險的, 纏繞較緊者可影響臍帶血流的通過,

Advertisiment
從而影響到胎寶寶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謝, 使胎寶寶出現胎心率減慢, 嚴重者可能出現胎寶寶缺氧, 甚至胎寶寶死亡。

解開臍帶纏繞的疑慮

多數媽媽都對臍帶纏繞有恐懼感, 她們擔心寶寶有危險, 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疑問。

臍帶纏繞後可脫開嗎?

胎寶寶是有智商, 是很聰明的, 當有不適感時他會主動運動擺脫窘境。 有時你在腹部輕輕拍打胎寶寶, 胎寶寶會主動向另一側運動, 離開拍打部位。 在B超下經常可以看到當B超探頭稍用力壓准媽媽腹部時, 胎寶寶感到壓力就會向旁邊躲避, 有的胎寶寶更有意思, 會伸出小腳丫向受壓位置踢一踢。

當臍帶纏繞胎寶寶, 而且纏繞較緊、胎寶寶感到不適時, 他會向周圍運動,

Advertisiment
尋找舒適的位置, 左動動、右動動, 當胎寶寶轉回來時, 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 胎寶寶就會舒服地休息一會。 當然, 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 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一些。

臍帶繞頸發生後給孕婦的建議:

(1)學會數胎動, 胎動過多或過少時, 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2)羊水過多或過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產前檢查;

(3)通過胎心監測和超聲檢查等間接方法, 判斷臍帶的情況;

(4)不要因懼怕臍帶意外而要求剖腹產。

(5) 要注意的就是減少震動, 保持睡眠左側位。

小編總結:胎寶寶在准媽媽的子宮裡運動, 由於空間活動受限, 加上胎寶寶活動頻繁幅度大, 可能會發生臍帶繞頸的情況, 不過, 當發生臍帶繞頸時, 准媽媽也不必驚慌,

Advertisiment
可通過跟寶寶“溝通”的方式緩解臍帶繞頸, 適時到醫院通過胎心檢查或者超聲檢查, 及時瞭解胎兒繞頸的情況, 在醫生的建議下, 改變胎兒繞頸的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