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與羊水:羊水的來源與液體的代謝

受精卵形成以後, 從形成胚胎至發育為足月的胎兒, 需要經歷一段複雜和極為協調的生理變化。 胎盤、胎膜、臍帶和羊水, 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胎兒附屬物。 胎兒附屬物是維持胎兒在母體內生存的要素。 胎兒娩出後, 它們的功能隨之完成, 於是在分挽胎兒時排出體外。

在離開母體之前, 作為有生命力的胎兒, 就生活在充滿液體的羊膜腔中, 這種液體使胎兒在羊水中可以自由活動, 羊水能夠防止胎體的畸形和胎肢粘連, 還能保持子宮腔內的溫度恒定。 適量的羊水還可避免子宮肌壁或胎兒對臍帶的直接壓迫,

Advertisiment
防止胎兒血液迴圈受阻。

雖然至今我們還很難說清羊水的確切來源, 不過醫學界一致公認, 隨著妊娠不斷進展, 羊水的來源、容量及組成均有一定改變。

妊娠早期的羊水, 主要是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其成分和血清與其他部位的組織液極其相似。 懷孕10周時羊水僅有300毫升。 妊娠中期以後, 胎兒的尿液成為羊水的重要來源。 于妊娠14周時發現胎兒膀胱內已有尿液。 胎兒腎臟有排泄功能。 胎兒將尿液排至羊水中, 並通過吞咽使羊水量維持平穩。 所以, 羊水的成分並非靜止不動, 而是不斷進行液體交換, 以保持羊水量的相對恒定。 母體與羊水的交換主要通過胎膜完成, 羊水與胎兒的交換,

Advertisiment
主要通過胎兒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的皮膚進行, 不過, 至妊娠晚期後者交換量很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