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體重多少正常?孕期如何控制胎兒大小?

肚子裡寶寶的大小, 在懷孕27周左右就會出現個人的分別。 因此到了這個時期, 在產檢的時候, 醫生會說:“寶寶偏大了”或“寶寶偏小了”, 這時候媽媽們就會擔憂, 是我吃的太多寶寶長得太快嗎?是我吃得太少營養不夠嗎?孕期, 孕媽咪們不僅要控制要自己的體重, 更關鍵是要控制寶寶的體重, 大了小了都會有不少煩惱出現。

Advertisiment

1.胎兒偏大的煩惱

產檢時, 醫生可能會說“孩子很大啊”或“孩子好像有點大”。 別擔心, 這很可能是醫生與准媽媽的一種交流, 大部分情況都是正常範圍內的偏大。 這時, 需要注意的事就是體重管理。

·增加難產幾率

雖然造成分娩困難的因素有很多:宮口打開的情況、胎兒的旋轉等等, 並不是單純與胎兒過大有關, 但是, 如何出現巨大兒的情況, 的確會增加難產的幾率。

·增加會陰撕裂的幾率

其實會陰是否容易撕裂與其柔韌性以及胎兒出產道時的方向關係更大。

Advertisiment
如果胎寶寶只是在正常範圍內偏大, 一般不會造成影響。 如果是巨大兒, 在分娩時會增加會陰撕裂的幾率。

·出生時偏大可能會更好帶

如果是標準範圍內的偏大的話, 發育和成長情況基本上不會有差異。 但是很多媽媽感覺, 出生時偏大的孩子更好帶。 可能是因為孩子一出生就比較結實, 所以抱起來也更穩定, 吃奶也更有勁, 因此才會覺得好帶。

Advertisiment

2.胎兒偏小時的煩惱

胎寶寶偏小, 有時是因為父母的遺傳, 有時可能是營養吸收不好。 如果是正常範圍內的偏小, 准媽媽只需要保證營養均衡, 適當地增加體重即可。 另外, 一定要儘量避免腹脹, 因為腹脹會影響血液迴圈, 從而影響胎寶寶的營養吸取。

·增加胎兒窘迫的風險

胎兒過小容易造成生產時血氧量較低、出生評估分數較低、易吸入胎便造成呼吸困難、增加胎兒窘迫的風險;出生時則可能出現低血醣症及低血鈣、低體溫、紅血球過多症、增加腦神經傷害的風險等。

所以孕媽咪一定要按時產檢,

Advertisiment
隨時關注胎兒宮內發育情況, 一旦出現胎兒過小的情況, 及時查找原因, 以緩解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增加寶寶成人後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懷孕期營養不良導致胎兒體重過低, 對胎兒遠期成人有可能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就越來越高。 怎麼通過調整懷孕期適合懷孕婦的營養狀態, 保證胎兒正常發育, 對他以後成人之後的健康狀況都是有影響的。

聽到胎兒過小的消息後, 很多媽媽以為是自己缺乏營養, 於是開始大補特補, 這是不對的, 因為很容易走上另一個極端——胎兒過大。 合理補充營養是關鍵。

Advertisiment

3.孕期控制胎兒大小的方法

·應少食多餐, 均衡營養

准媽媽在臨盆前正常的體重增加應在12.5—15公斤之間, 但不少准媽媽剛懷孕體重就增加了5公斤。 專家提醒准媽媽, 合理均衡的營養是維護其健康和胎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 但攝入太多會造成胎兒過大。 准媽媽應少食多餐, 盡可能吃天然的食品, 少吃高鹽及刺激性食物, 每週體重增長不應超過1公斤。

·定期做檢查

易發生巨大兒的准媽媽, 要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在臨產之時,既可做一般檢查,也可進行超聲波檢查。對延期時間過長,又無可能順產者,應及早採取剖宮產等方案,以減少危險係數。

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時,最好先檢查是不是胎盤或其他功能有問題,如果是因為疾病因素造成胎兒體重不足,只要控制病情,胎兒的體重自然就會跟上。飲食均衡,寶寶體重才會標準。

·分時段進補

懷孕12周內要多補充維生素、葉酸、鐵質、鈣質,幫助胎兒發育健全;等到懷孕4個月後開始,可著重增加蛋白質、氨基酸的攝取,至於油脂類並不需要額外攝取,因為日常飲食中的油脂含量已經很多,如果准媽媽的體重已經過重,麵食類及果汁就要減量攝取。

胎兒過大過小都不是好事,維持正常的重量才是最健康,有專家曾指出,6斤左右的胎兒是最聰明和健康的。因此,准媽媽們在孕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同時要控制好孕期體重哦。

胎兒體重怎麼計算

通過B超資料,可以計算出胎兒的體重,但是因為測量並非完全精准,計算出的胎兒體重也會有一點出入。

常見的計算公式:Y=1.07*BDP*BDP*BDP+0.3*AC*AC*FL

Y是指胎兒體重估算值,單位為(g),其中 BDP是胎兒的雙頂徑,AC是胎兒的腹圍,FL是胎兒的股骨長,這些資料在B超單上面都可以找到。(輸入資料單位是釐米,可以輸入小數)

例如以上這個媽媽38周的B超數值:

雙頂徑=9.4cm 腹圍=33.2cm 骨股長=7.2cm

那麼胎兒體重=1.07*9.4*9.4*9.4+0.3*33.2*33.2*7.2= 888.72488 + 2380.8384= 3269.56328g≈3270g=6.54斤

計算胎兒體重的公式

除了以上這種最常見較為準確的計算方法外,還有以下幾種參考的胎兒體重計算方法:

公式1:胎兒體重=-4973.72+260.69HC

公式2:胎兒體重=-2686.60+171.48AC

公式3:胎兒體重=-2232.56+747.42FL

公式4:胎兒體重=-2513.51+1049.90FTH

公式5:胎兒體重=-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HC:頭圍AC:腹圍FL:股骨長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這5條公式也可以計算胎兒體重,但是準確度較差。

當然想知道胎兒的體重,最簡單直接,可以直接詢問B超醫生或婦保科醫生,她們會會告訴你胎中寶寶的體重。

要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在臨產之時,既可做一般檢查,也可進行超聲波檢查。對延期時間過長,又無可能順產者,應及早採取剖宮產等方案,以減少危險係數。

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時,最好先檢查是不是胎盤或其他功能有問題,如果是因為疾病因素造成胎兒體重不足,只要控制病情,胎兒的體重自然就會跟上。飲食均衡,寶寶體重才會標準。

·分時段進補

懷孕12周內要多補充維生素、葉酸、鐵質、鈣質,幫助胎兒發育健全;等到懷孕4個月後開始,可著重增加蛋白質、氨基酸的攝取,至於油脂類並不需要額外攝取,因為日常飲食中的油脂含量已經很多,如果准媽媽的體重已經過重,麵食類及果汁就要減量攝取。

胎兒過大過小都不是好事,維持正常的重量才是最健康,有專家曾指出,6斤左右的胎兒是最聰明和健康的。因此,准媽媽們在孕期要注意補充營養,同時要控制好孕期體重哦。

胎兒體重怎麼計算

通過B超資料,可以計算出胎兒的體重,但是因為測量並非完全精准,計算出的胎兒體重也會有一點出入。

常見的計算公式:Y=1.07*BDP*BDP*BDP+0.3*AC*AC*FL

Y是指胎兒體重估算值,單位為(g),其中 BDP是胎兒的雙頂徑,AC是胎兒的腹圍,FL是胎兒的股骨長,這些資料在B超單上面都可以找到。(輸入資料單位是釐米,可以輸入小數)

例如以上這個媽媽38周的B超數值:

雙頂徑=9.4cm 腹圍=33.2cm 骨股長=7.2cm

那麼胎兒體重=1.07*9.4*9.4*9.4+0.3*33.2*33.2*7.2= 888.72488 + 2380.8384= 3269.56328g≈3270g=6.54斤

計算胎兒體重的公式

除了以上這種最常見較為準確的計算方法外,還有以下幾種參考的胎兒體重計算方法:

公式1:胎兒體重=-4973.72+260.69HC

公式2:胎兒體重=-2686.60+171.48AC

公式3:胎兒體重=-2232.56+747.42FL

公式4:胎兒體重=-2513.51+1049.90FTH

公式5:胎兒體重=-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HC:頭圍AC:腹圍FL:股骨長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這5條公式也可以計算胎兒體重,但是準確度較差。

當然想知道胎兒的體重,最簡單直接,可以直接詢問B超醫生或婦保科醫生,她們會會告訴你胎中寶寶的體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