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體重怎麼算 計算公式在這裡!

七種預測胎兒體重計算公式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一:胎兒體重(克)=-4973.72+260.69*HC(頭圍)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二:胎兒體重(克)=-2686.60+171.48*AC(腹圍)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三:胎兒體重(克)=-2232.56+747.42*FL(股骨長)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四:胎兒體重(克)=-2513.51+1049.90*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五:胎兒體重(克)=-5168.32+100.97*HC(頭圍)+110.86*AC(腹圍)+143.09*FL(股骨長)+331.43*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六:胎兒體重(克)=900*BPD(雙頂徑)-5200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七:胎兒體重(克)=2900+0.3*宮底高*胸圍

胎兒體重標準與否要跟相同周數的胎兒相比

胎兒的體重是不是標準, 是以什麼作為指標的呢?又是跟誰相比呢?

媽媽肚子裡寶寶的體重,

Advertisiment
是跟相同周數的胎兒相比。 假設一位孕婦懷孕28周, 如果想要知道她的寶寶體重是否標準, 就要集合同樣懷孕28周的准媽媽們, 在這一群孕婦中求出肚內胎兒體重的平均值, 再來比對這位孕婦跟這個平均值相差多少, 因此, 懷孕的周數不同, 就會出現不同的平均值。

胎兒體重與周數成正比

然而, 要把全世界不同懷孕周數的孕婦集合起來, 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要估計肚子裡寶寶的體重, 都採用統計的方式測量。 醫師利用超聲波分別測量5000名懷孕20周、24周及28周的孕婦, 測量她們肚子裡的寶寶的體重參數之後, 再繪製以橫軸(X軸)為周數, 縱軸(Y軸)為體重的相關曲線圖, 從這張圖表中, 就能很清楚地觀察到, 胎兒的體重是與懷孕周數成正比的,

Advertisiment
並成正相關上升。

預設體重(EBW)=雙頂徑所占的比重×雙頂徑(BPD)+腹圍所占的比重×腹圍(AC)+股骨長所占的比重×股骨長(FL)±15%誤差值。

預測體重的落差範圍

產前利用超聲波預估胎兒體重, 嚴格來說是體重落點的預測, 所以一定會有誤差。 目前來說, 合理的誤差約為估計值的±15%, 假設估計的體重為2000克, 那麼胎兒的體重落點應該在1700-2300克, 所以寶寶出生後的體重只要落在這個範圍之內, 就算是估計準確。

因為測量胎兒的體重是利用參數推得的公式來計算, 所以有誤差範圍和適用的周數範圍。 24周以前所測出的胎兒體重, 誤差其實很大, 因此胎兒體重的預測曲線並不適用於24周之前的胎兒。

因此, 建議准媽媽們在懷孕中、後期再測量,

Advertisiment
因為此時才會將胎兒的體重納入評估生長發育的指標, 不但有意義, 結果也較為準確。

胎兒體重過大過小, 飲食如何調養?

如果孕媽咪將產檢時醫師告知的胎兒體重及身長結果對照健康手冊的內容, 就會發現自己的胎兒體重不一定符合手冊的說明, 甚至可能有較大的落差。

這是因為胎兒的體重差異範圍本來就非常大, 其實只要誤差在前後兩周內的預估體重內(至多不超過10~90%的成長區間), 都是可接受的範圍。 舉例來說, 同樣是懷孕29周, 女寶寶的體重範圍可能介於1, 042~1, 695公克之間。 而男寶寶的體重則介於1, 121~1, 888公克之間。

胎兒體重比懷孕周數小一周時, 准媽媽別太緊張, 也不需要額外增加飲食的攝取, 只要不是其它病理性的原因,

Advertisiment
胎兒體重小一周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建議准媽媽維持正常均衡飲食, 如有其它疑問, 可進一步詢問醫師。 另外, 素食准媽咪因為肉類蛋白質攝取不足, 也有可能造成胎兒體重較輕。

胎兒的體重較大時, 可能會造成分娩困難, 但只要不是其它病理性的原因, 例如妊娠糖尿病, 准媽媽並不需要刻意節食來控制胎兒的體重, 反而應該檢視日常的食物清單, 是否攝取了太多的高熱量、高澱粉類、高糖分食物?建議調整日常飲食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