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動及其測量方法

胎動是媽媽與胎兒之間最直接的互動。 懷孕16~20周時, 大多數准媽媽會第一次感覺到胎動。 胎動的強度、頻率及形態與胎兒的成熟度有關。 准媽媽應關心胎動的情況, 以維護胎兒的健康。

1、什麼是胎動

胎兒在五六周時就開始有心跳了。 在胎兒的手腳形成後, 雖然此時胎兒還太小, 再加上羊水的緩衝, 准媽媽還無法感覺到胎兒的活動, 但在超聲波的幫助下, 已經能夠觀察到寶寶手舞足蹈的模樣了。 一般到, 懷孕16—20周時, 孕婦就可以首次明顯地感覺到胎動。

胎動的含義

什厶是胎動呢?凡是胎兒的主動性動作,

Advertisiment
包括伸手、踢腿、翻滾、呼吸、張嘴等都屬於胎動。 胎兒在受到外在刺激, 如孕婦打噴嚏、咳嗽、呼吸、動脈撼動時所被動產生的活動, 不能算是胎動。

多數准媽媽在第一次看到或感覺到胎兒在活動時, 心中充滿了激動與喜悅, 終生難以忘懷。

胎動的感覺

胎動究竟是種什麼感覺呢?有人說覺得肚子裡像有小鳥在振翼, 也有人感到如同有蝴蝶在飛舞, 還有人說感覺就像腸子在蠕動或脹氣一般, 實在是眾說紛紜。

有的孕婦聲稱在懷孕3個月時就感覺到胎動了, 有的人卻到5個月時才有感覺, 總之, 因每個人的敏感程度不同, 察覺到胎動的時間也不同, 較瘦的准媽媽或經產婦通常能較早地感覺到胎動。

如果准媽媽較晚感覺到胎動,

Advertisiment
那也不必太擔心, 只要每次產檢時聽到胎兒的心跳正常, 知道他一切OK就好。 到了懷孕中後期, 有些准媽媽會因胎兒劇烈地翻來覆去、手腳亂踢而感到疼痛不適, 反而希望胎兒乖乖地睡覺呢。

2、胎動與胎兒健康

胎動的強度、頻率及形態與胎兒的成熟度有關。 自懷孕中期起, 胎兒活動逐漸增加, 也有其規律性(如生物鐘般), 一般在傍晚時分較為活躍, 此外, 在餐後1小時, 血糖上升, 胎兒的活動力也較強。

胎動減少要密切注意

胎動不僅僅是胎兒的活動, 它與胎兒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胎兒健康時一般會有較活潑的胎動, 而當胎動明顯減少或停止時, 常表示胎兒在休息或可能有危險, 這時候不能掉以輕心, 應該給予適當的刺激,

Advertisiment
並密切觀察, 如果胎兒仍無明顯反應, 就應該迅速就醫檢查。

不同時期胎動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在孕早期胎兒較小, 准媽媽無法感覺到胎動, 只能通過超聲波螢幕來觀察胎兒在羊水中自在地翻轉與伸展的樣子。 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 胎動越來越頻繁, 同時動作幅度也越來越大, 有時甚至可以看到肚皮隨胎兒活動而局部隆起。 到了後期將近足月時, 因胎兒體重增加、體型增大, 子宮內的空間變得相對狹小, 此時胎動也逐漸減少了。

胎動異常的原因

除了懷孕期間正常的生理變化與胎動有關外, 造成胎動異常主要與胎兒氧氣的供給不足, 因缺氧而發生宮內窘迫有關。 可能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胎盤功能不良

當胎盤功能不佳時,

Advertisiment
流經臍帶的血流受到影響, 會造成胎兒供氧不足, 例如, 妊娠合併高血壓造成子癇時, 或胎盤受到嚴重外力撞擊造成胎盤早期剝離等情況時, 胎動就會減少。

感染發燒

孕媽咪因感染而持續發燒時, 子宮和胎盤的血流量就會相對減少, 胎動次數也會減少。

臍帶繞頸

正常的臍帶長度為50釐米左右, 如果臍帶過長則容易纏繞住胎兒的頸部或身體。 胎兒在子宮內不停地活動, 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卡住, 一旦出現臍帶纏繞或打結的情況, 就會造成臍帶內血液流通不順, 嚴重時有可能使胎兒窒息, 這時胎動會逐漸減少甚至停止。

不良生活習慣

如果孕婦有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就可能造成胎兒成長異常, 使胎兒的活動力變差,

Advertisiment
胎動也會隨之減少。

雖然每個孕婦感覺到的胎動情形不盡相同, 但只要胎動發生異常變化, 就要小心胎兒是否有宮內窘迫的現象。

3、胎動的頻率

既然胎動與胎兒的健康息息相關, 那麼胎動次數多少才算正常呢?一般來說, 胎動次數與懷孕周數有關。 根據過去的一項研究指出, 用超聲波觀察平均每天的胎動次數發現, 在懷孕24周時約有200次, 到了32周時每曰可近600次, 足月時又減少到200多次。

胎兒清醒時會活潑地翻動, 在睡眠時會有不自主的伸展活動。 孕婦通常只能感覺到較大的胎動, 有時因外在因素的干擾(如行車、走路時的震動), 或孕婦本身的注意力不夠集中, 也會影響到胎動的計數。

准媽媽覺得胎動似乎較少時, 應該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仔細感覺胎兒是否有活動,有時胎兒正處於安靜睡眠的狀態,甚至會感覺不到胎動,但通常三四十分鐘後胎兒就會再度活動。

4、記錄胎動的方法

胎動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因此測量胎動在整個孕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醫院固然能借助超聲波儀器來觀測胎兒在子宮內成長的狀況,包括胎動的情形,但產檢的次數畢竟有限,所以准媽媽要學會自己在家計數胎動。

高危妊娠更要注意

孕婦自己在家中用簡易的方式評估胎動,不僅能瞭解胎兒的最新狀況,還能有效降低胎死宮內的幾率。尤其對於高危妊娠,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糖尿病、過期妊娠或其他胎兒生長異常的孕婦而言,密切注意胎動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通常在懷孕6個月後,准媽媽就可以自行計算胎動次數了。有些准媽媽是上班族,生活比較忙碌,這就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計量方式。

飯後休息時測量

一般建議在飯後休息時,選擇舒適的姿勢躺下,頭部稍高,專注於胎兒的活動,測一下一定時間內的胎動次數。有時胎兒會壓迫在媽媽的背部或肋骨處,動作較不明顯。

准媽媽不要過於緊張

胎動能夠反映胎兒的健康狀況,但也是較主觀的感覺,准媽媽平時雖應多加注意,但也不要過於緊張。如果一天到晚都擔心胎兒是否胎動不夠、出了問題,不僅徒增心理壓力而無法正常工作,更干擾了曰常作息,間接地也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

有異常要就醫

在多數的懷孕個案中,准媽媽感到胎兒活動還算頻繁者,一般會被認定為胎兒情況穩定;當孕婦覺得胎動減少時,先不要著急,可吃點東西後再觀察三四十分鐘,如果這時候胎動次數仍然很少,甚至停止了,就應該立即就醫,以確保胎兒的安全。

測量方式

計算的方法有很多種,下列幾種作為參考:

1method測晚飯後1小時的胎動次數

晚飯後休息時,記下1小時內胎動的次數,一周後通常可以發現,寶寶在相同時段中每小時的胎動次數差不多.可將此記錄作為基準,之後如果發現胎動明顯不及以前,甚至停止,就要趕快聯絡婦產科醫師,安排做進一步的胎兒評估檢查。

2method計算胎兒動10次所需的時間

一般在2~4個小時之內。在吃完午餐或晚飯後,向左側躺,計算出現10次胎動需要的時間.超過10次就可停止計算。在餐後,胎動10次所需的時間大多不會超過2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如果12小時之內胎動仍不足10次,應趕快求助醫師。

3method每天的早、中、晚各一小時

數一數每小時的胎動次數是否在3次以上.或計算總共的胎動次數.一般至少會有10次。

4method在一天之內有10次以上胎動

在白天,如果至少已感覺到10次胎動,就可以停止計數。

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接近預產期時,胎兒活動較少,但至少12小時之內胎動應多於10次。即使胎動計數仍在正常的範圍內,只要有些許變化,還是要記錄下來,因為這往往是異常胎動的開始。

如果感覺胎動與平時顯著不同,如在12小時之內胎動少於3次,或較前一日胎動數減少了一半以上,甚至停止,表示胎兒有嚴重窘迫的情形,應儘快向產科醫師求助。

應該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仔細感覺胎兒是否有活動,有時胎兒正處於安靜睡眠的狀態,甚至會感覺不到胎動,但通常三四十分鐘後胎兒就會再度活動。

4、記錄胎動的方法

胎動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因此測量胎動在整個孕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醫院固然能借助超聲波儀器來觀測胎兒在子宮內成長的狀況,包括胎動的情形,但產檢的次數畢竟有限,所以准媽媽要學會自己在家計數胎動。

高危妊娠更要注意

孕婦自己在家中用簡易的方式評估胎動,不僅能瞭解胎兒的最新狀況,還能有效降低胎死宮內的幾率。尤其對於高危妊娠,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糖尿病、過期妊娠或其他胎兒生長異常的孕婦而言,密切注意胎動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通常在懷孕6個月後,准媽媽就可以自行計算胎動次數了。有些准媽媽是上班族,生活比較忙碌,這就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計量方式。

飯後休息時測量

一般建議在飯後休息時,選擇舒適的姿勢躺下,頭部稍高,專注於胎兒的活動,測一下一定時間內的胎動次數。有時胎兒會壓迫在媽媽的背部或肋骨處,動作較不明顯。

准媽媽不要過於緊張

胎動能夠反映胎兒的健康狀況,但也是較主觀的感覺,准媽媽平時雖應多加注意,但也不要過於緊張。如果一天到晚都擔心胎兒是否胎動不夠、出了問題,不僅徒增心理壓力而無法正常工作,更干擾了曰常作息,間接地也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

有異常要就醫

在多數的懷孕個案中,准媽媽感到胎兒活動還算頻繁者,一般會被認定為胎兒情況穩定;當孕婦覺得胎動減少時,先不要著急,可吃點東西後再觀察三四十分鐘,如果這時候胎動次數仍然很少,甚至停止了,就應該立即就醫,以確保胎兒的安全。

測量方式

計算的方法有很多種,下列幾種作為參考:

1method測晚飯後1小時的胎動次數

晚飯後休息時,記下1小時內胎動的次數,一周後通常可以發現,寶寶在相同時段中每小時的胎動次數差不多.可將此記錄作為基準,之後如果發現胎動明顯不及以前,甚至停止,就要趕快聯絡婦產科醫師,安排做進一步的胎兒評估檢查。

2method計算胎兒動10次所需的時間

一般在2~4個小時之內。在吃完午餐或晚飯後,向左側躺,計算出現10次胎動需要的時間.超過10次就可停止計算。在餐後,胎動10次所需的時間大多不會超過2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如果12小時之內胎動仍不足10次,應趕快求助醫師。

3method每天的早、中、晚各一小時

數一數每小時的胎動次數是否在3次以上.或計算總共的胎動次數.一般至少會有10次。

4method在一天之內有10次以上胎動

在白天,如果至少已感覺到10次胎動,就可以停止計數。

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接近預產期時,胎兒活動較少,但至少12小時之內胎動應多於10次。即使胎動計數仍在正常的範圍內,只要有些許變化,還是要記錄下來,因為這往往是異常胎動的開始。

如果感覺胎動與平時顯著不同,如在12小時之內胎動少於3次,或較前一日胎動數減少了一半以上,甚至停止,表示胎兒有嚴重窘迫的情形,應儘快向產科醫師求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