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寶寶有聽覺 孕媽要做好聲音胎教

胎兒在聆聽外面的世界

聽覺系統是胎兒與環境保持聯繫的主要器官, 也是進行聽力訓練即胎教的物質基礎。 因此, 近來人們對胎兒聽覺功能研究越來越重視了。

我們大人是用眼睛看這個世界, 用耳朵聽這個世界的。 腹內的寶寶能聽見外面的世界嗎?許多人都表示懷疑, 其實他也在聽呢。

胎兒依戀母親的心音

我們都知道, 出生幾天的嬰兒, 哭鬧是常有的事。 但是如果母親把嬰兒抱在左胸前, 嬰兒會很快靜下來, 安然入睡;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體內時, 就已習慣了母體血流的聲音和血管(心臟)的搏動,

Advertisiment
出生後, 嬰兒的耳朵貼近母親的左胸(即心臟的位置), 這種聲音和搏動, 把嬰兒帶回昔日寧靜的日子和安全的環境中, 這種早已體驗過的安全感是任何優美的催眠曲都無法比擬的。

胎兒的眼、耳、鼻、皮膚等感覺器官, 在妊娠早期就已形成, 但功能的建立和發展, 則是妊娠中後期的事。 這也和感覺的司令部——大腦的發育有關。 妊娠4~5個月, 腦的結構已日趨完善, 胎兒的各種感覺就逐漸發揮了作用。

宮內的小“竊聽者”

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得知, 自妊娠6個月起, 胎兒就開始不斷地凝神傾聽。 妊娠期間, 母親的子宮是一個非常嘈雜的場所, 因此, 有大量的聲音傳入胎兒耳內。

在傳入胎兒耳朵的聲音中, 最為嘈雜的是母親胃內發出的咕嚕咕嚕的聲音。

Advertisiment
另外, 即使是父母比較微弱的談話聲, 胎兒也會全神貫注地傾聽。

支配胎兒所處環境的聲音, 畢竟是母親那富有節奏的心臟搏動聲。 如其節奏正常, 胎兒就知道一切正常, 胎兒也會因此感到所處環境安全。 寶寶在子宮內聆聽外面的世界並不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 借助於B型超聲波診斷儀, 人們已能觀察到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的活動情況, 以及吞吐羊水的有趣模樣。

當胎兒聽到音響時, 胎心音會變快;聽到汽車的喇叭聲時, 會出現頻繁的胎動。 用光照射孕婦的腹部, 胎兒會有眼球活動。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在孕婦妊娠期間, 給寶寶起一個小名, 並讓父母常常向腹中的胎兒呼喚他的小名。

Advertisiment

胎兒出生以後, 當他聽到呼喚他的小名時, 會突然停止吃奶或在哭鬧中安靜下來, 有時甚至會露出似乎高興的表情。 這項試驗的結果, 至少能說明胎兒在子宮內就有聽力。

專家們認為, 胎兒在宮腔內被羊水包圍是生活在一個水環境中, 而水對聲音具有選擇的濾過作用, 它能除去一部分低音而對高音則有過多的保留, 故而胎兒對高音有更強的敏感性。

以上的論證及實驗都說明, 胎兒對母體及母親的聲音具有依賴性與敏感性, 這是與胎教直接有關的問題。

胎兒聽覺何時發育

研究表明, 在胎兒的幾種感覺器官中最為發達的就是聽覺系統。 在受孕後第4周, 胎兒聽覺器官已經開始發育, 但是,

Advertisiment
這時胎兒聽覺神經中樞的發育尚未完善, 所以還不能聽見外面世界的聲音。

到了第25周, 胎兒的傳音系統基本發育完成, 28周時胎兒的傳音系統已經充分發育並可以發生聽覺反應, 這個時候, 胎兒就已經具備了能夠聽到聲音的所有條件。

胎兒對聲音具有分辨能力

研究表明, 胎兒對聲音具有分辨能力, 對不同的聲音, 有著不同的反應, 對不同的音樂, 表現不同的喜惡。 研究證實, 舒緩輕柔音樂和強節奏的音樂對胎動和胎心變化有不同的影響。

如果給胎兒節奏強的音樂刺激, 胎動次數明顯增加, 胎動的幅度也變大;當給胎兒舒緩的音樂刺激的時候, 胎動次數明顯地減少, 心率也逐漸減慢, 胎兒看起來像處於安靜的睡眠狀態。

Advertisiment

胎兒能分辨聲音的強弱與高低

母親懷孕7個月左右時, 胎兒便可以很清楚聽到聲音, 8個月之後, 可以分辨聲音強弱的神經亦已完成, 對高音或低音都可以分辨。

胎兒非常喜歡悅耳的聲音。 當母親發出的聲音很大的時候, 胎兒會在腹中活動, 表示胎兒聽得非常清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