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寶寶發生臍帶纏頸該怎麼辦?

臍帶是母親和胎寶寶之間相互聯繫的唯一通道, 一端連于胎寶寶的腹壁臍輪處, 另一端附著於胎盤, 胎寶寶借助臍帶懸浮於羊水中, 通過臍帶血循環與母體進行交換, 從母親獲得氧氣以及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同時排出胎寶寶體內的廢物。 臍帶發育的良好與否、有無異常對胎寶寶的健康發育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臍帶纏繞原因及危害

臍帶纏繞是臍帶異常的一種, 以纏繞胎寶寶頸部最為多見, 是臍帶異常中最重要的類型之一。 另有一種不完全繞頸者, 稱為臍帶搭頸。 其次為纏繞軀幹及肢體,

Advertisiment
常被准媽媽們統稱為臍帶繞頸或臍帶纏頸。 臍帶纏繞胎寶寶頸部發生率為20%~25%, 其中臍繞頸一周發生率為89%, 而臍帶繞頸兩周發生率為11%, 臍帶繞頸3周及以上者很少見, 臍帶纏繞胎寶寶軀幹、肢體比較少見。

原因

胎寶寶在母體內並不老實, 它在空間並不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 經常活動。 每個寶寶的特點不同, 有的寶寶動作比較輕柔, 有的寶寶動作幅度較大, 特別喜愛運動。 他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遊戲, 動動胳膊, 伸伸腿, 又會轉個圈, 這時有可能會發生臍帶纏繞。

危害

臍帶繞頸屬高危妊娠, 隨時可引起胎寶寶宮內窘迫。 孕末期若臍帶有多處纏繞, 對於胎寶寶則是非常危險的, 纏繞較緊者可影響臍帶血流的通過, 從而影響到胎寶寶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謝,

Advertisiment
使胎寶寶出現胎心率減慢, 嚴重者可能出現胎寶寶缺氧, 甚至胎寶寶死亡。

解開臍帶纏繞的疑慮

多數媽媽都對臍帶纏繞有恐懼感, 她們擔心寶寶有危險, 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疑問。

臍帶纏繞後可脫開嗎?

胎寶寶是有智商, 是很聰明的, 當有不適感時他會主動運動擺脫窘境。 有時你在腹部輕輕拍打胎寶寶, 胎寶寶會主動向另一側運動, 離開拍打部位。 在B超下經常可以看到當B超探頭稍用力壓准媽媽腹部時, 胎寶寶感到壓力就會向旁邊躲避, 有的胎寶寶更有意思, 會伸出小腳丫向受壓位置踢一踢。

當臍帶纏繞胎寶寶, 而且纏繞較緊、胎寶寶感到不適時, 他會向周圍運動, 尋找舒適的位置,

Advertisiment
左動動、右動動, 當胎寶寶轉回來時, 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 胎寶寶就會舒服地休息一會。 當然, 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 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一些。

臍帶纏繞能避免嗎?

臍帶纏繞與臍帶過長, 胎動過頻、羊水過多有關, 亦有人認為與臍帶膠質含量有關, 膠質含量多者發生率低。 准媽媽在孕期應從以下方面注意。

生活規律 要生活規律, 不要熬夜, 避免過於勞累, 當然也不能太貪玩。

飲食講究 飲食方面除了要講究營養以外, 應儘量避免煙酒, 避免進食過於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 忌生食海鮮、沒有熟透的食物及易過敏的食品。

適當運動 要適當運動, 運動時要選擇動作柔和的項目, 如散步、游泳、准媽媽體操等, 不宜選擇劇烈的運動,

Advertisiment
運動環境也應避免過於喧鬧。

胎教適宜 在進行胎教時要選擇曲調優美的樂曲, 不宜節奏過強, 聲音過大, 每次胎教時間最長不超過10分鐘為宜, 否則胎寶寶也會過於勞累, 胎教最好每日定時, 每日兩三次即可, 不可過於頻繁。

准媽媽冷靜應對臍帶纏頸

臨近預產期時, 如果出現胎頭還不入盆, 或孕期檢查發現胎位經常變化, 即頭位或臀位經常轉換時, 就應警惕臍帶纏繞。 當准媽媽在被告知有臍帶纏繞的跡象時千萬要冷靜, 以免因驚恐使母體產生不良性的激素, 影響母嬰健康。

B超的診斷不是百分百

在孕期臍帶繞頸主要是通過B超來診斷, 特別是彩色多普勒B超檢查, 醫生可以清楚看到胎寶寶的頸部有臍帶的血流回聲,

Advertisiment
對於臍帶纏繞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但B超診斷的符合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

B超檢查只是給出一個參考, 說明在胎寶寶頸部有U型(1圈)、Z型(2圈)、W型(3圈)的印跡, 有些時候可能是臍帶彎曲或者搭肩的情況, 未必一定是纏在脖子上。 而且, 目前的檢查還沒有辦法測量宮內臍帶長度及判斷臍帶纏繞的鬆緊。 另外, 即使超音波發現胎寶寶有臍帶纏繞現象, 如果未足月, 醫生也並不能做任何處理, 而只能做進一步監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