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教就沒道理?

最新研究表明, 對孩子未出生前進行胎教的做法只是在浪費時間, 胎兒根本就不會從胎教中受益。
生理學教授大衛·米勒針對此前所認為的“胎兒在子宮中就有感覺和感知能力”的觀念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實驗是在動物——主要是綿羊的身上進行的。 綿羊胚胎被廣泛用來作為人胚胎的替代實驗物件, 兩者之間具有很多相似之處。 實驗時, 母體綿羊先被麻醉, 然後通過手術將它們的胎兒暴露出來, 實驗人員再將用來監測胎兒腦電波的導線接到胎兒頭上, 然後再把胎兒重新放入子宮中。 此後, 研究人員開始記錄胎兒腦電波的活動。

Advertisiment

結果令研究者感到吃驚:在母體懷孕初期, 胎兒的腦電波非常微弱, 示波器上幾乎沒有任何顯示。 懷孕中期, 開始偶爾看到有波峰出現, 這表明腦電波出現了小的間歇性活動, 活動強度雖然有所增強但仍處於低水準。 腦電波活動表明, 胎兒在出生前從未處於有意識狀態, 而是始終處於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 只有在孕期最後的3到4周的時間裡在才會看到兩種不同類型的波線。 米勒指出, 這一段時間它們會出現一些物理反應, 但這只是它們處於一種中度睡眠的外在表現。
米勒說, 人類母親時常感覺到胎兒踢她的這種活動實際上只是一種條件反射。 但人類胚胎發育研究專家對米勒的這項研究持謹慎態度,
Advertisiment
他們認為, 證明胎兒能感覺到疼痛非常困難, 但要想證明他們不會感覺到疼痛也同樣困難。 所以關於胎兒出生前是否會產生意識的爭論在未來很長時期內將會繼續存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