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在瞭解基因以及包括父母的影響、際遇、營養等一切外在因素對人的外表、性格或智商有何影響時, 將出生時就分開生活的同卵雙胞胎作為研究物件最具有價值。 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百分之百相同, 通常以被領養的方式自幼分開生活, 因而後天環境完全不同。 但由匹茲堡大學伯尼·德溫林(Bernie Devlin)領導的研究小組報告了一項實驗結果, 指出“環境完全不同的”假設存在嚴重的問題, 科學家們認為, 即使是甫出生就分隔開的雙胞胎, 事實上還是來自一個相同的環境, 這就是母親的子宮。
對雙胞胎的研究以往亦曾被質疑,
Advertisiment
現在, 反對上述推理的匹茲堡大學的批評家也加入了此一爭議。 他們重新分析了過去七十年內212項智商和基因遺傳的研究結果, 發現最能反映雙胞胎異同的數學模式, 除了和其他理論一樣的基因和環境的因素外, 還包括“母體的影響”。 此一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依據他們計算所得, 雙胞胎的智商相似之處, 子宮環境的因素占百分之二十;而非孿生子女的智商相似之外,
Advertisiment
其實從某方面看, 子宮環境的是顯而易見的:產科醫生為何建議孕婦不要吸煙、不要服用違禁藥物、減少喝酒和進食得宜呢?假設其他因素相同, 出生時體重較重的嬰兒, 智商預期也會較高。 (換言之, 生活條件較差的婦女, 懷孕時照顧不周, 可能是其子女智商較低, 學業成績較差的部分原因。 )德溫說:從積極的方面看, 要獲得這種效果, 研究人員首先要確定子宮環境哪方面影響孩子“以提高懷孕期環境品質為目標的努力可能使人類的智商得到顯著提高”。 當然, 要想做到這一點, 科學家們還必須確切地找到影響孩子智力的孕期環境因素。
Advertisiment
一些批評家認為, 匹茲堡研究小組沒有證實子宮環境對智商的重大影響。 他們同意匹茲堡研究人員的觀點, 即雖然異卵雙胞胎從遺傳學上看相似程度和非孿生嬰兒沒有兩樣, 但一起成長的異卵雙胞胎的相似程度一般比一齊成長的非孿生嬰兒為高。 科羅拉多州大學行為遺傳學家葛列格里·凱裡(Gregory Carey)說:“不過, 並不能證明這種現象是由相同子宮環境所造成的。 ”胎兒在子宮內的成長是以何種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對孩的未來現在仍然在探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