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醫學界對胎兒成長的研究, 讓我們知道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時已經發展了各種感官能力, 比如說聽力、嗅覺和味覺等等, 這證明了自古以來就相信的“胎教”, 確實是有它科學基礎的。 所以在懷孕的過程裡, 培養親子關係的第一步, 就是:爸爸、媽媽常常對著肚子裡寶寶說話,
Advertisiment
胎教給孩子聽的是什麼?
人家常說:“第一胎照書養, 第二胎照豬養。 ”不過曾在嬰兒室工作過, 所以本人對“懷孕”, 是有喜悅、但不恐懼, 也沒做任何參考。 第一胎懷孕時, 工作量大到不行, 當時最高說話紀錄, 常常是一天要請12小時的話, 再加上當時對新聞節目有一股熱情, 所以每天聽新聞的時間, 也是超乎自己的想像, 所以, 嚴格說起來, 我的胎教就是“長時間快速的說話”與“聽親聞”。
第二胎就有趣了, 雖然在同樣的環境工作,
Advertisiment
兩種不同的胎教之下, 到底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答案揭曉:第一胎, 在三歲的時候, 他不像小朋友那麼的酷愛卡通, 反而對於播報新聞的聲音, 感覺特別敏銳, 對新聞解讀, 也有超齡的現象;而且很早就學會說完整的話語, 同時非常愛講話。 至於第二胎, 您一定會猜到理解、分析能力不錯。 沒錯!當他在幼稚園中班時, 常常拿著書本念給很多小朋友聽, 即使看不懂的字, 皆可聯想出他所認識的語彙,
Advertisiment
會提到兩個孩子在胎教時, 給予不同的刺激, 爾後發展不同的例子, 是因為我深深相信, 在胎教過程裡, 父母的閱讀與言語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件事, 除了遺傳外, 當孩子還在肚子裡時, 我們就提供好的聲音, 讓寶貝來到這個世界, 就能帶著聰慧、詳和的IQ與EQ來體驗新生, 這種感覺不是很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