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盤成熟度及胎盤發育異常的表現

胎盤是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 隨著胚胎的成長, 胎盤也會慢慢成長, 最終“瓜熟蒂落”。 我們將胎盤的成熟度進行了區分, 以此來判斷胎兒的成長發育情況, 如果到胎盤成熟度二級成熟多長時間?

胎盤成熟度二級成熟多長時間

胎盤成熟度共分四級:0級、1級、2級和3級。 1級標誌胎盤基本成熟, 2級標誌胎盤成熟, 3級標誌胎盤已衰老, 由於鈣化和纖維素沉著, 使胎盤輸布氧氣及營養物質的能力降低, 胎兒隨時有危險。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的, 胎盤:妊娠中期(12~28周)—胎盤0級, 妊娠晚期(30~32周)—胎盤Ⅰ, 36周以後—胎盤Ⅱ級(比較成熟)。

Advertisiment
如果37周以前發現胎盤Ⅲ級並結合雙頂徑的值及對胎兒體重估計在2500克者應考慮胎盤早熟, 警惕發生胎兒宮內生長發育遲緩的可能。 38周胎盤進入Ⅲ級, 標誌胎盤成熟。

胎盤是後獸類和真獸類哺乳動物妊娠期間由胚胎的胚膜和母體子宮內膜聯合長成的母子間交換物質的過渡性☆禁☆器官。 胎兒在子宮中發育, 依靠胎盤從母體取得營養, 而雙方保持相當的獨立性。 胎盤還產生多種維持妊娠的激素, 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 有些爬行類和魚類也以胎生方式繁殖後代, 胚胎生長出一些輔助結構如卵黃囊、鰓絲等與母體組織緊密結合, 以達到母子間物質的交換, 這樣的結構稱假胎盤。 產婦分娩後的胎盤還是一味中藥,

Advertisiment
稱之為人胎衣、紫河車。

胎盤發育異常的表現

1、胎盤重量異常

正常胎盤重量為胎兒體重的1/6, 約500—600g。 胎盤重量超過800g以上, 稱為巨大胎盤。 小於400g者, 為胎盤過小。 胎盤重量與胎兒體重的正常比例發生改變, 一般均伴有疾病。 ①巨大胎盤:常為胎兒感染之徵象, 如先天性梅毒感染, 胎盤可重達胎兒體重的1/4—1/3, 甚至達1/2。 先天性結核、弓形蟲病、巨細胞病毒感染和糖尿病, 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出現巨大胎盤。 ②胎盤過小:多見於早產兒(32—37周)或未成熟兒(28—32周)。 此外, 重症糖尿病患者營養不良時, 亦可導致胎盤過小。

2、胎盤形態異常

正常胎盤呈圓形或卵圓形, 也見有心形、腎形、馬蹄形或帶形。 ① 單胎多葉胎盤:單胎妊娠應僅有一個胎盤, 但有時底蛻膜血供障礙,

Advertisiment
呈局灶狀分佈, 故胎盤呈多葉狀。 一般以雙葉多見, 兩葉完全分開, 其血管也不相通, 直到臨近臍帶處始合併, 稱雙葉胎盤。 ②副葉胎盤:是在胎盤主體附近有一個或數個大小不等的副葉, 一般臍帶附著胎盤主體, 自胎兒面有一對血管供應副葉。 分娩時, 偶有副葉滯留宮內, 引起產後出血。 副葉胎盤若無血管與主胎盤相連, 稱為假胎盤。 ③其他:有時還可見輪狀胎盤、篩狀胎盤、膜狀胎盤和環狀胎盤。 後三者在人類均較罕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