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盤滯留

什麼是胎盤滯留

胎盤是指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 附著在子宮內。 在胎兒被娩出約5分鐘後, 子宮會再次收縮, 此時由於胎盤體積不變, 在子宮收縮的作用下, 胎盤會被排體出外, 這個過程也被我們成為第三產程, 整個過程大約需要5~15分鐘。 如果超過30分鐘, 胎盤還沒有被完全娩出的話, 就是胎盤滯留。

在分娩過程中, 產程延長、官縮乏力、過量使用鎮靜劑、深度麻醉、第三產程處理不當等情況都可造成胎盤滯留的發生。

胎盤滯留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造成產婦產後出血和感染。 在臨床上發生的概率約為0.9%~1%,

Advertisiment
第二胎重複發生的概率率為20%。 近些年來, 由於產前流產、引產概率的日益增高, 胎盤滯留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

胎盤滯留的原因

臨床上發生胎盤滯留的原因比較多, 最常見的是收宮縮因素的影響。 在宮縮乏力或者不協調的情況下, 胎盤娩出會受到影響, 造成胎盤滯留。 此外, 胎盤和子宮壁發生粘連、排除受阻、第三產程處理不當等因素也可造成胎盤滯留。

1、宮縮乏力。 胎兒被娩出後, 如果產婦的子宮收縮力非常弱, 不足以讓胎盤全部分離, 就可導致胎盤滯留的發生, 這個情況下一般不引起產後出血。 如果子宮縮相對較弱, 胎盤發生部分剝離, 也可導致胎盤滯留和產後大量出血。 宮縮乏力的影響也是胎盤滯留最常見的原因。

Advertisiment

2、宮縮不協調。 正常的子宮收縮是由兩側子宮角開始的, 宮縮力先向子宮底中部集中, 再向子宮下段擴散, 其中子宮底收縮力最強。 如果宮縮收縮不協調, 出現子宮內口痙攣或縮窄, 即可使胎盤滯留在子宮腔內。

3、粘連成植入胎盤。 部分胎盤和子宮壁發生粘連, 或部分胎盤絨毛長到子宮肌肉, 形成植入胎盤, 可造成胎盤不能全部從子宮剝離, 導致胎盤滯留並且大量出血。 這種情況相對少見, 一般在多次分娩、多次刮宮流產、宮腔感染的產婦中發生。

4、胎盤排出受阻。 在胎盤和子宮已經完全分離的情況下, 由於縮或腹肌收縮無力、膀脫充盈等因素排出受阻, 而使胎盤滯留。

5、人為因素。 主要是由於第三產程處理不當。

Advertisiment
常見的情況是在牽拉臍帶的時候, 發生臍帶斷裂。 在第三產程中, 一些產婦需要注射催產素來增加子宮收縮, 通過子宮收縮, 讓胎盤從子宮壁中分離, 此時如助產士會把一隻手放在產婦的肚子上, 穩定子宮, 再用另一隻手緩慢的牽拉臍帶。 此時如果胎盤已經分離, 就會很容易地從陰☆禁☆道裡娩出。 如果胎盤還沒有完全分離, 臍帶比較細的情況下, 臍帶容易被扯斷, 宮頸口縮小, 胎盤滯留。

胎盤滯留怎麼辦

胎盤滯留是一種比較急的情況, 發生胎盤滯留時醫護人員要根據胎盤分離、娩出的情況, 結合產婦的身體情況做嚴密的觀察。 如果出現陰☆禁☆道出血的話要及時補充全血, 同時要注意安撫產婦的情緒。

1、根據胎盤分離情況進行處理

Advertisiment

(1)如果胎盤已從子宮壁剝離, 未排出, 出現膀胱過脹的情況下, 應先導尿, 排空膀胱。 然後助產士用一手先按摩子宮, 使子宮收縮, 並輕壓子宮底, 用另一手輕輕牽拉臍帶, 協助胎盤排出。

(2)如果胎盤有粘連或者排出的胎盤出現缺損的情況下, 應採用人工剝離胎盤術, 取出胎盤或殘留的部分胎盤。 如果取出殘留胎盤遇到阻礙時, 可選用大號鈍刮匙, 進行刮宮清除。

(3)如果胎盤滯留在子宮狹窄環以上, 在手取比較困難的情況下, 可對產婦進行全麻, 用手指擴張取出胎盤。

(4)如果是植入性胎盤, 在這種情況下切不可用手勉強剝離胎盤, 將其挖取, 這樣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子宮穿孔或造成致命性出血。 此時進行子宮切除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Advertisiment
對於堅持保留生育功能的產婦, 可以進行切除植入部分和修整宮壁的處理。 在做完這些處理後, 應該嚴格控制感染。

2、在根據不同胎盤分離情況進行處理的同時, 要注意採用有效方法進行止血措施。 出現急性出血的產婦, 要及時給予全血或血漿以補充血容量。 同時, 必須嚴格觀察產婦的情況, 積極進行休克的防治。

3、預防感染。 對於胎盤滯留的產婦, 很可能因為失血過多、機體的抵抗降低而出現產褥感染, 甚至出現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所以在搶救過程中, 應該進行各項無菌操作, 同時在產後根據產婦的情況選擇青酶素、丁胺卡那酶素等進行抗菌素治療。

胎盤滯留的護理

胎盤滯留的護理主要包括預防護理、心理護理及產程中的觀察護理, 這些過程需要助產護士做好產後分娩過程中的檢查,及時報告和處理異常情況。同時,陪產的家人也要注意給產婦適當的心理護理,讓產婦順利分娩。

1、預防護理:由於胎盤滯留可導致產後嚴重出血的情況,在妊娠期的產婦就要充分瞭解胎盤滯留相關的產科知識。同時要做好孕前和孕期保健。在產前檢查時要確認自己是否是胎盤滯留的高危人士,在分娩過程中,醫生會對高危的產婦加強管理。

2、心理護理:助產護士和陪產的家人要及時消除產婦的心理壓力,向產婦提供分娩指導,緩解產婦焦躁、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對切盼生男而生女的產婦,可以延遲到胎盤娩出後再告訴寶寶的性別,防止產婦由於太興奮防止興奮或抑鬱而影響子宮收縮和胎盤娩出。

3、觀察護理:這個過程中需要嚴格觀察好分娩的整個過程,雖然胎盤滯留發生在第三產程,但在前兩個產程中也應該做好胎盤滯留的預防和對出血的處理。

(1)第一產程。關心產婦飲食,多攝入水分。同時讓產婦保持良好的宮縮,密切觀察胎先露下降的情況。通過產程圖監測產程進展,及時發現和處理產程延緩和停滯等情況。

(2)第二產程。防止出現第二產程延長,鼓勵產婦鼓足信心和勇氣。在胎兒被娩出後,收集出血量。注意心理情緒安慰和疏導,加強監護。

(3)第三產程。第三產程護理的重點在於識別胎盤剝離跡象。忌過早粗暴按壓子宮或牽拉臍帶。正確協助胎盤胎膜娩出,檢查胎盤是否完整。對於產道損傷的產婦,及時縫合處理。注射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如果產後出血大於200ml,應積找出原因,給予相應處理。收集測量產後出血量至少2小時。留產房觀察2小時,每l5分鐘測血壓一次,注意產婦一般情況、宮縮情況、陰☆禁☆道流血情況。鼓勵產婦飲水、進食和排尿,提倡早開奶,早吸吮,幫助子宮收縮。

(4)如果胎膜有殘留,在產婦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進行徒手剝離取出;如果出現子宮收縮乏力等情況情況,在必要時,進行紗布填塞宮腔,壓迫止血。如果出血不凝,考慮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應立即通知醫生,第一時間採取相應的措施控制出血,同時做好輸血準備。

胎盤滯留怎麼診斷

胎盤滯留的診斷主要根據胎兒被分娩後的胎盤排出時間,同時要根據產婦的出血情況來鑒別。此外,胎盤滯留和胎盤前置、胎盤早剝、胎盤老化等情況在症狀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臨床上要注意鑒別診斷。

1、胎兒被分娩出30分鐘後,胎盤尚未娩出。

2、產婦出現陰☆禁☆道出血的情況。

3、排除產婦出血的原因是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裂傷、還是胎盤滯留。

胎盤滯留需與以下症狀相互區別:

胎盤前置:一般情況下,胎盤附著在子宮體部的後壁、側壁或前壁。如果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部附著到或覆蓋宮頸內口處,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胎盤難以從產婦體內娩出,稱為胎盤前置。

胎盤早剝: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指在懷孕20周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娩出。有些產婦由於胎盤早剝不明顯,只在產後檢查胎盤時才被發現。

胎盤老化:胎盤老化是指胎盤成熟度、老化的程度。如果胎盤老化越高,胎盤功能越好,將可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及胎盤的娩出。

胎盤滯留的危害

1、如果胎盤滯留,有可能影響到胎盤剝離面血竇的關閉,造成產後出血的嚴重情況。出血量≥500ml為“產後出血”;出血量≥1000ml為“產後大出血”,此時出血量大,快而急,產婦會出現心慌、頭暈、嘔吐、血壓降低、脈搏弱、嚴重休克等情況。

2、由於胎盤滯留等情況導致的產後大出血,可造成產後貧血,身體恢復緩慢,影響泌乳和授乳,甚至造成席漢綜合征(產後無力、脫髮、閉經等)。

3、由於胎盤滯留,需要進行較多的陰☆禁☆道、宮腔處理,容易造成產後感染。

胎盤滯留的預防

1、產婦在分娩前要注意充分休息、進食、飲水等保存體力及排尿,增加子宮的收縮。在分娩時,要儘量讓自己精神放鬆,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子宮收縮乏力,防止宮縮不足而影響胎盤剝離,出現胎盤滯留。

2、由於胎盤滯留二次發生的概率比較高,所以產婦最好避免多次人工流產、藥物流產及多次行刮宮術,以免傷害子宮內膜及淺表肌層,影響到胎盤而出現胎盤滯留。

3、不是在醫院分娩的產婦,如果出現胎盤遲遲不下來的情況,應該及時找接生人員酌情就地或轉送醫院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忌亂揉子宮或強拉臍帶,以免造成臍帶鍛煉,影響到後期胎盤的處理。

胎盤滯留致產後出血怎麼辦

1、如已不在產房,如發現產後出血的產婦時,護理人員要鎮定,做到有條不紊,切忌手忙腳亂,一邊採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宮,注射宮縮素等,一邊迅速通知醫生。

2、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採取輸液、輸血等一系列抗休克的搶救措施。

3、檢查引起出血的原因,採取針對性措施。如宮縮不良引起的出血表現為子宮軟,輪廓不清。有血塊或暗紅色血間歇性自陰☆禁☆道湧出(即宮縮時好時壞、出血時多時少),應予以加強宮縮處理。如宮縮良有持續性陰☆禁☆道出血,應檢查產道有無裂傷,如有裂傷,應縫合止血,如無裂傷,且流血無血塊形成,應考慮凝血功能障礙。

4、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解除其緊張、恐懼感,嚴密觀察產婦出血量、血壓,脈搏,呼吸、尿量等變化,做好記錄,必要時予以吸氧。

5、產婦休克恢復後,仍應加強護理、嚴密觀察,防止產褥感染及再出血的發生,並應加強營養,注意休息,改善產婦的一般狀況。

胎盤滯留產後補血方法

胎盤滯留治療後,在月子期間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肝臟、腎臟、心臟、胃腸和海帶、紫菜、黃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棗、橘子等,民間也常用大棗、花生內衣作為補血食品。B族維生素(維生素B12、葉酸)是紅細胞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物質,動物肝臟和瘦肉中含量較多,綠葉蔬菜等也含有葉酸,可多食用。蛋白質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貧血患者應多食用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魚類、蛋類、黃豆及豆製品等。

對於產後中度以上的貧血,醫生往往會給產婦開些補血的鐵劑。因為較嚴重的貧血若單純靠食補,效果非常緩慢,可能會影響產婦產後的恢復。鐵劑在偏酸性的環境下更容易吸收,所以在補鐵的同時加服維生素C將有利於鐵劑的吸收。

藥流胎盤滯留怎麼辦

如果胎盤滯留時一小部分胎盤或胎膜殘留在子宮內,當時沒有發現,也有可能會造成以後的大出血和感染。胎盤滯留是有關於產婦生命的事情,正確處理胎盤滯留,對預防產後出血,降低產婦的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由於某種原因胎盤沒有從子宮上脫落的話就叫做粘連性胎盤。多次流產、多次剖宮產的人發生胎盤粘連的風險較高一點。還有,前置胎盤的患者中有10%左右會併發胎盤粘連。如果確定是粘連性胎盤,醫生會在分娩後採取人工措施取出胎盤。如果這樣仍然不能將胎盤取出,那就要進行手術取出了或者讓其繼續留在體內。殘留在體內的部分胎盤叫做殘留胎盤,要嚴密觀察今後病性發展情況。

若胎盤已從子宮壁剝離而未排出,膀胱過脹時應先導尿,排空膀胱,再用一手先按摩子宮使之收縮,並輕壓子宮底,另一手輕輕牽拉臍帶,協助胎盤排出。

若胎盤有粘連或排出的胎盤有缺損,應做人工剝離胎盤術,取出胎盤或殘留的胎盤組織,若取出殘留的胎盤有困難,可用大號鈍刮匙刮宮清除。若胎盤嵌頓在狹窄環以上,手取有困難時,可在全麻下,用手指擴張取出。

若為植入性胎盤,行子宮切除是最安全的,切不可用手勉強剝離挖取,以免引起子宮穿孔及致命性出血。堅持保留生育功能者,可切除植入部分並修整宮壁或任胎盤滯留于宮腔內,待其逐漸溶解吸收或自然排出,但應嚴格控制感染。

這些過程需要助產護士做好產後分娩過程中的檢查,及時報告和處理異常情況。同時,陪產的家人也要注意給產婦適當的心理護理,讓產婦順利分娩。

1、預防護理:由於胎盤滯留可導致產後嚴重出血的情況,在妊娠期的產婦就要充分瞭解胎盤滯留相關的產科知識。同時要做好孕前和孕期保健。在產前檢查時要確認自己是否是胎盤滯留的高危人士,在分娩過程中,醫生會對高危的產婦加強管理。

2、心理護理:助產護士和陪產的家人要及時消除產婦的心理壓力,向產婦提供分娩指導,緩解產婦焦躁、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對切盼生男而生女的產婦,可以延遲到胎盤娩出後再告訴寶寶的性別,防止產婦由於太興奮防止興奮或抑鬱而影響子宮收縮和胎盤娩出。

3、觀察護理:這個過程中需要嚴格觀察好分娩的整個過程,雖然胎盤滯留發生在第三產程,但在前兩個產程中也應該做好胎盤滯留的預防和對出血的處理。

(1)第一產程。關心產婦飲食,多攝入水分。同時讓產婦保持良好的宮縮,密切觀察胎先露下降的情況。通過產程圖監測產程進展,及時發現和處理產程延緩和停滯等情況。

(2)第二產程。防止出現第二產程延長,鼓勵產婦鼓足信心和勇氣。在胎兒被娩出後,收集出血量。注意心理情緒安慰和疏導,加強監護。

(3)第三產程。第三產程護理的重點在於識別胎盤剝離跡象。忌過早粗暴按壓子宮或牽拉臍帶。正確協助胎盤胎膜娩出,檢查胎盤是否完整。對於產道損傷的產婦,及時縫合處理。注射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如果產後出血大於200ml,應積找出原因,給予相應處理。收集測量產後出血量至少2小時。留產房觀察2小時,每l5分鐘測血壓一次,注意產婦一般情況、宮縮情況、陰☆禁☆道流血情況。鼓勵產婦飲水、進食和排尿,提倡早開奶,早吸吮,幫助子宮收縮。

(4)如果胎膜有殘留,在產婦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進行徒手剝離取出;如果出現子宮收縮乏力等情況情況,在必要時,進行紗布填塞宮腔,壓迫止血。如果出血不凝,考慮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應立即通知醫生,第一時間採取相應的措施控制出血,同時做好輸血準備。

胎盤滯留怎麼診斷

胎盤滯留的診斷主要根據胎兒被分娩後的胎盤排出時間,同時要根據產婦的出血情況來鑒別。此外,胎盤滯留和胎盤前置、胎盤早剝、胎盤老化等情況在症狀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臨床上要注意鑒別診斷。

1、胎兒被分娩出30分鐘後,胎盤尚未娩出。

2、產婦出現陰☆禁☆道出血的情況。

3、排除產婦出血的原因是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裂傷、還是胎盤滯留。

胎盤滯留需與以下症狀相互區別:

胎盤前置:一般情況下,胎盤附著在子宮體部的後壁、側壁或前壁。如果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部附著到或覆蓋宮頸內口處,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胎盤難以從產婦體內娩出,稱為胎盤前置。

胎盤早剝: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指在懷孕20周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娩出。有些產婦由於胎盤早剝不明顯,只在產後檢查胎盤時才被發現。

胎盤老化:胎盤老化是指胎盤成熟度、老化的程度。如果胎盤老化越高,胎盤功能越好,將可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及胎盤的娩出。

胎盤滯留的危害

1、如果胎盤滯留,有可能影響到胎盤剝離面血竇的關閉,造成產後出血的嚴重情況。出血量≥500ml為“產後出血”;出血量≥1000ml為“產後大出血”,此時出血量大,快而急,產婦會出現心慌、頭暈、嘔吐、血壓降低、脈搏弱、嚴重休克等情況。

2、由於胎盤滯留等情況導致的產後大出血,可造成產後貧血,身體恢復緩慢,影響泌乳和授乳,甚至造成席漢綜合征(產後無力、脫髮、閉經等)。

3、由於胎盤滯留,需要進行較多的陰☆禁☆道、宮腔處理,容易造成產後感染。

胎盤滯留的預防

1、產婦在分娩前要注意充分休息、進食、飲水等保存體力及排尿,增加子宮的收縮。在分娩時,要儘量讓自己精神放鬆,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子宮收縮乏力,防止宮縮不足而影響胎盤剝離,出現胎盤滯留。

2、由於胎盤滯留二次發生的概率比較高,所以產婦最好避免多次人工流產、藥物流產及多次行刮宮術,以免傷害子宮內膜及淺表肌層,影響到胎盤而出現胎盤滯留。

3、不是在醫院分娩的產婦,如果出現胎盤遲遲不下來的情況,應該及時找接生人員酌情就地或轉送醫院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忌亂揉子宮或強拉臍帶,以免造成臍帶鍛煉,影響到後期胎盤的處理。

胎盤滯留致產後出血怎麼辦

1、如已不在產房,如發現產後出血的產婦時,護理人員要鎮定,做到有條不紊,切忌手忙腳亂,一邊採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宮,注射宮縮素等,一邊迅速通知醫生。

2、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採取輸液、輸血等一系列抗休克的搶救措施。

3、檢查引起出血的原因,採取針對性措施。如宮縮不良引起的出血表現為子宮軟,輪廓不清。有血塊或暗紅色血間歇性自陰☆禁☆道湧出(即宮縮時好時壞、出血時多時少),應予以加強宮縮處理。如宮縮良有持續性陰☆禁☆道出血,應檢查產道有無裂傷,如有裂傷,應縫合止血,如無裂傷,且流血無血塊形成,應考慮凝血功能障礙。

4、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解除其緊張、恐懼感,嚴密觀察產婦出血量、血壓,脈搏,呼吸、尿量等變化,做好記錄,必要時予以吸氧。

5、產婦休克恢復後,仍應加強護理、嚴密觀察,防止產褥感染及再出血的發生,並應加強營養,注意休息,改善產婦的一般狀況。

胎盤滯留產後補血方法

胎盤滯留治療後,在月子期間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肝臟、腎臟、心臟、胃腸和海帶、紫菜、黃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棗、橘子等,民間也常用大棗、花生內衣作為補血食品。B族維生素(維生素B12、葉酸)是紅細胞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物質,動物肝臟和瘦肉中含量較多,綠葉蔬菜等也含有葉酸,可多食用。蛋白質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貧血患者應多食用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魚類、蛋類、黃豆及豆製品等。

對於產後中度以上的貧血,醫生往往會給產婦開些補血的鐵劑。因為較嚴重的貧血若單純靠食補,效果非常緩慢,可能會影響產婦產後的恢復。鐵劑在偏酸性的環境下更容易吸收,所以在補鐵的同時加服維生素C將有利於鐵劑的吸收。

藥流胎盤滯留怎麼辦

如果胎盤滯留時一小部分胎盤或胎膜殘留在子宮內,當時沒有發現,也有可能會造成以後的大出血和感染。胎盤滯留是有關於產婦生命的事情,正確處理胎盤滯留,對預防產後出血,降低產婦的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由於某種原因胎盤沒有從子宮上脫落的話就叫做粘連性胎盤。多次流產、多次剖宮產的人發生胎盤粘連的風險較高一點。還有,前置胎盤的患者中有10%左右會併發胎盤粘連。如果確定是粘連性胎盤,醫生會在分娩後採取人工措施取出胎盤。如果這樣仍然不能將胎盤取出,那就要進行手術取出了或者讓其繼續留在體內。殘留在體內的部分胎盤叫做殘留胎盤,要嚴密觀察今後病性發展情況。

若胎盤已從子宮壁剝離而未排出,膀胱過脹時應先導尿,排空膀胱,再用一手先按摩子宮使之收縮,並輕壓子宮底,另一手輕輕牽拉臍帶,協助胎盤排出。

若胎盤有粘連或排出的胎盤有缺損,應做人工剝離胎盤術,取出胎盤或殘留的胎盤組織,若取出殘留的胎盤有困難,可用大號鈍刮匙刮宮清除。若胎盤嵌頓在狹窄環以上,手取有困難時,可在全麻下,用手指擴張取出。

若為植入性胎盤,行子宮切除是最安全的,切不可用手勉強剝離挖取,以免引起子宮穿孔及致命性出血。堅持保留生育功能者,可切除植入部分並修整宮壁或任胎盤滯留于宮腔內,待其逐漸溶解吸收或自然排出,但應嚴格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