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糞吸入綜合征怎麼預防

一、胎糞吸入綜合征怎麼預防

1. 胎糞吸入綜合征怎麼預防呢2. 什麼是胎糞吸入綜合征3. 胎糞吸入綜合征的發病原因

二、胎糞吸入綜合征有什麼症狀

三、胎糞吸入綜合征如何護理

胎糞吸入綜合征怎麼預防

1、胎糞吸入綜合征怎麼預防呢

1.1、重視產前檢查

懷孕時一定要重視產前檢查,特別是重視孕中、後期的產檢。 通過定期的產前檢查,對孕婦和胎兒進行監測,就可以及早發現胎兒發育異常。

1.2、對胎兒進行監護

胎兒在宮內的活動能通過胎心監護或胎動顯示,准媽媽一定要定期產檢,在醫院做好胎心監護,並堅持每天數好胎動,自主監控胎兒發育情況,以大大降低疾病的風險。

Advertisiment

1.3、積極防治胎兒窒息缺氧

胎糞污染羊水時,強調肩娩出前、後清理呼吸道,吸淨口、鼻、咽部的胎糞;如胎糞粘稠、嬰兒不哭,須力爭在呼吸建立之前立即氣管插管和吸引;嚴禁注射可拉明、洛貝林等呼吸興奮劑。

Advertisiment

2、什麼是胎糞吸入綜合征

胎糞吸入綜合征常是胎盤功能不全的併發症(如母親發生先兆子癇,高血壓和過期產)。 在胎窘時,胎兒排出胎糞並用力喘氣,這樣將混在羊水中的胎糞吸入肺內。 胎糞吸入綜合征在過期產兒中很嚴重,因為過期產兒的羊水量較少,胎糞不能被稀釋,胎糞顆粒稠厚,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 胎兒吸入胎糞導致生後發生化學性肺炎和支氣管的機械性阻塞。

可發生輕到重度的呼吸窘迫,如果支氣管完全梗阻,導致肺不張;部分梗阻產生吸氣時空氣瀦留,導致過度膨脹和肺氣漏(如縱隔積氣,氣胸);由胎糞部分阻塞支氣管或張力性氣胸引起氣體陷閉,可能增加胸廓前後徑而呈桶狀胸。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可表現為過度成熟,臍帶和指(趾)甲可能被胎糞污染。

3、胎糞吸入綜合征的發病原因

當胎兒發生宮內窘迫時,會導致腸壁缺血痙攣,肛門括約肌因放鬆而排出胎糞污染羊水。 胎兒缺氧時會先呼吸暫停,然後大喘氣。 含有胎糞的羊水被吸入呼吸道中,引發呼吸道感染、肺部發炎等一系列症狀,被稱為“胎糞吸入綜合征”。 胎糞吸入綜合征多見於足月兒和妊娠期過長的胎兒。

Advertisiment

如果新生兒患有胎糞吸入綜合征,能不能治好第一要看寶寶吸入胎糞的多少,第二要看治療是否及時得當。 一般通過治療後都會有明顯的好轉,但嚴重的會造成肺出血、腦缺氧出血,甚至死亡。

胎糞吸入綜合征有什麼症狀

嬰兒出生後,醫生會通過體檢發現一些胎糞吸入的症狀,包括:呼吸窘迫。 表現為呼吸急促、困難甚至暫停。

皮膚。 皮膚顏色並非健康的粉紅色,而呈黃綠色,是胎糞污染所致。

指甲。 指甲的顏色也呈現黃綠色,另外妊娠期過長的胎兒指甲會比較長。

羊水。 羊水中有胎糞。

Advertisiment

阿普加評分較低。 膚色、心率、對刺激的反應、肌張力、呼吸這五項的得分在及格以下。 病情較輕的寶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呼吸困難,而較重的寶寶有氣促、呼吸困難、極度的煩躁、呻吟等症狀。

胎糞吸入綜合征如何護理

1、清理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是搶救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關鍵。 胎兒在分娩中將胎糞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故胎兒娩出後在第一次呼吸之前清理呼吸道內的糞染羊水,是預防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重要措施。 對有胎糞污染的胎兒頭娩出時立即吸淨口咽鼻部粘液、羊水;如羊水Ⅲ度混濁、生命征不活躍者,即行氣管插管,氣管內吸引,吸淨氣道內羊水。 對病情較重且生後數小時內的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均應常規氣管插管吸淨胎糞,如胎糞粘稠可用生理鹽水滴入後吸出,此方法可明顯減輕或預防胎糞吸入綜合征的嚴重程度。 經上述處理後,64例經綜合性搶救措施後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2、合理用氧

選擇與病情相適應的用氧方式,維持正常的通氣功能。本組45例患兒採取持續呼吸道正壓給氧,在清除呼吸道胎糞後用CPAP,維持PaO2在8.0~9.3Kpa(60~70mmHg),若病情較重即氣管插管但時間不宜過長,發現患兒呼吸改善即改鼻導管給氧,降低氧濃度及給氧時間,甚至不用氧,以免發生氧中毒。

3 加強保暖

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皮下脂肪較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所以要特別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室溫保持22-24度,相對濕度55%-65%,可採用熱水袋或暖箱保暖,隨時監測體溫並根據體溫調節箱溫。或置輻射台中,使新生兒皮膚溫度在36.5~37度。

經上述處理後,64例經綜合性搶救措施後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2、合理用氧

選擇與病情相適應的用氧方式,維持正常的通氣功能。本組45例患兒採取持續呼吸道正壓給氧,在清除呼吸道胎糞後用CPAP,維持PaO2在8.0~9.3Kpa(60~70mmHg),若病情較重即氣管插管但時間不宜過長,發現患兒呼吸改善即改鼻導管給氧,降低氧濃度及給氧時間,甚至不用氧,以免發生氧中毒。

3 加強保暖

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皮下脂肪較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所以要特別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室溫保持22-24度,相對濕度55%-65%,可採用熱水袋或暖箱保暖,隨時監測體溫並根據體溫調節箱溫。或置輻射台中,使新生兒皮膚溫度在36.5~37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