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的顧慮是, 寶寶太胖了, 如何安排他的飲食呢?可是你知道嗎?由於兒童正值發育期, 需要適量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熱量的供應, 所以對胖寶寶們進行飲食治療之前, 首先要想一想家庭中平常有哪些不良飲食習慣, 並記錄下孩子近一周的飲食情況, 請營養師為你分析。 避免由於營養攝取不平衡, 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其實減慢進食速度也是控制肥胖的有效方法。 讓孩子吃完一小份後暫停一會兒再吃另一份, 學習掌握忍耐饑餓的技巧, 逐漸確定合理的食量。
嬰兒一哭就喂,
Advertisiment
兒童肥胖的種子很可能在18個月大時就種下了: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給嬰兒進食塊大、咀嚼少的食物, 並且進食速度快, 在一定時間內吃的數量明顯多, 孩子將來患肥胖症的危險就增加了。 育嬰經驗的缺乏, 還會讓父母以為只要嬰兒啼哭就是饑餓, 於是就給予食物, 而忽視了也許是太冷、尿床等因素, 結果使嬰兒無法區別饑餓與難過, 在兒童期乃至成人後往往會因為情緒問題而使食量大增, 導致肥胖。
正常兒童每餐吃到八九分飽即感滿足, 不再進食;肥胖兒童十分飽還不滿足, 通常要吃到十二分飽。 郭錫熔說, 父母應逐漸改變孩子的飽足感,
Advertisiment
減慢進食速度也是控制肥胖的有效方法。 讓孩子吃完一小份後暫停一會兒再吃另一份, 學習掌握忍耐饑餓的技巧, 逐漸確定合理的食量。
父母應儘量避免讓肥胖孩子單獨進食, 可以策略地讓孩子“聘請”自己或親朋好友當“監督員”, 督促控制飲食。 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可幫孩子或讓他自己找一個有同樣苦衷的減肥兒童, 互相鼓勵共渡難關。
另外, 胖孩子不是不喜歡運動, 只是由於他們在同齡人中很少有表現的機會, 才會逐漸“懶惰”、“自卑”, 離運動越來越遠。 因此, 要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 不說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超重”、“降體脂”等時尚語言代替“肥胖”、“減肥”之類的詞,
Advertisiment
胖寶寶飲食7個貼心建議:
1、盡可能在家裡吃飯
如今, 為了節約時間, 人們更喜歡在外面就餐, 或直接購買半成品或成品食物。 此類食物一般熱量及脂肪含量較高, 在製作過程中造成大量的營養素流失, 從而易造成人體營養素不足或營養過剩。 所以, 我們提倡有規律的家庭飲食, 一天三餐中, 爭取能有兩餐在家解決, 從而既能讓孩子們更多地享受愉快的進餐氛圍, 也能改善其健康狀況。
2、吃飯要定時、定量
一天三餐或四餐的時間要相對固定, 進食量也要相對固定。 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飽, 並攝入一定的新鮮果蔬, 食入的總熱量應為一天的30%。
Advertisiment
3、替換零食種類
對於已經習慣吃零食的孩子, 可將其常吃的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蜜餞等高糖、高熱量的點心、零食更換成牛奶、優酪乳、水果等低脂高纖維類食品, 同時減少其飲料的攝入量。 口渴時儘量選擇白開水, 因為白開水才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
4、烹調口味儘量清淡
食物烹製時, 儘量少加入刺激性調味品, 食物宜採用蒸、煮或涼拌的方式烹調, 讓寶寶減少食用油的攝入。
5、放慢進食速度
細嚼慢嚥有助於孩子細細品味食物, 並提高對饑餓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 找到吃飯的自然停止點,
Advertisiment
6、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
有些媽媽認為小寶寶減肥要先從主食減起,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因為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會轉化成糖分, 可以供給大腦發育的需要。 每餐的主食只要不超標就可以。 最好從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入手。 有些媽媽認為, 讓寶寶少吃肥肉就可以了, 當寶寶吃瘦肉的時候會絲毫不加以控制。 實際上, 100克瘦豬肉含蛋白質16.7克, 而含脂肪卻達28.8克。 所以, 瘦豬肉其實並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瘦豬肉吃得太多, 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量也會大大增加。
7、每餐必有湯或粥
先吃些蔬菜, 再喝湯,最後吃主食。要讓孩子養成每餐必有粥或湯的習慣。飯前喝湯不僅可以促進消化吸收,還可以有一種鋪墊的作用。
幸孕網溫馨提示:胖寶寶,動起來!
對於胖寶寶來說,不僅需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節,還需要多運動。規律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長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繩、接力跑、騎自行車都是比較適合胖寶寶的項目。由於胖寶寶自身的體重較大、心肺功能差,所以運動強度、運動頻率不宜過高、過大。孩子鍛煉的時候父母最好一起陪同,家長的積極參與將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堅持性。
再喝湯,最後吃主食。要讓孩子養成每餐必有粥或湯的習慣。飯前喝湯不僅可以促進消化吸收,還可以有一種鋪墊的作用。幸孕網溫馨提示:胖寶寶,動起來!
對於胖寶寶來說,不僅需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節,還需要多運動。規律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長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繩、接力跑、騎自行車都是比較適合胖寶寶的項目。由於胖寶寶自身的體重較大、心肺功能差,所以運動強度、運動頻率不宜過高、過大。孩子鍛煉的時候父母最好一起陪同,家長的積極參與將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堅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