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胡亂管教孩子,只會讓孩子內心積滿痛苦和怨氣!

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 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 變成毫無自信的“奴隸”。 愧疚感和不自信正是束縛他、讓他痛苦的桎梏, 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 是他沒有能力擺脫。

有一事相問。 我家兒子讀初三, 寒假一人在家, 外婆送午飯吃, 寒假看了大量金庸的書, 我買的書, 反復的看。 最近大量看佛法的書, 我挺憂慮的, 他說他覺得自己心裡是有很多惡念的人, 比如去超市, 如果超市在無任何監督下, 他不能保證會拿了東西而不付錢, 等同於偷;現在他不敢拿刀和剪刀之類的東西, 怕拿著, 一個念頭出來就往誰身上弄過去了,

Advertisiment
怕以後坐牢, 但又很想知道坐牢是什麼感受;和同學起衝突時, 對方打過來, 很想一拳還回去, 又怕誤傷, 自己會做牢;怕自己三觀不正, 覺得自己經常有惡的念頭, 但在人前希望別人都能覺得他是善的人, 常常覺得自己虛偽, 自己就是喜歡被別人認可、讚揚的感覺;擔心自己以後書讀出來後, 萬一變成惡的人, 對你們不孝順, 那你們會氣死;說佛法很有道理, 還在讀一些經, 想讓自己變得寧靜, 去掉貪嗔癡;怕在學校管不好自己, 被開違紀單, 書讀不下去;說對照思想品德書內容, 自己就是個身心不健康, 有各種惡念頭的人, 想通過彿法來修身養性, 而且相信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人世有輪回;各種恐懼和不好的想法;他說儒道釋各種學說他都要接觸下,
Advertisiment
儒道都看過了, 不感興趣, 現在對彿法感興趣。

作為父母我很憂慮, 不知如何交流, 今天把他用來看佛學的kindle拿走了。 害怕他繼續看, 真的有什麼看破出家的想法, 也不知如何和他談他心裡認為自己惡的念頭, 望指教。 小時候, 他曾悄悄拿過我們錢去買溜溜球和吃的東西, 還有把交通卡去地鐵站賣了換錢買東西吃, 我和他爸很著急, 狠狠教育了他, 舉各種如果發展下去以後會有何後果的話, 還說到偷的概念, 他昨天也說到這件事, 說害怕以後管不住自己, 會坐牢。 其實他平時成績什麼都很好, 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強。 不知該不該繼續讓他看佛法書。

一、把kindle還給孩子, 他想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

Advertisiment
不要再限制。 看佛法的書與將來出不出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你的擔心完全沒有道理。 或者說, 如果孩子將來實在想出家, 那也要允許, 那是他自己的選擇。 如果孩子看佛法的書, 你擔心他出家, 那麼什麼書會不讓你擔心呢?看金庸的書擔心他變成愛打架的小流氓, 看偵探書擔心他學會犯罪, 看愛情小說擔心他亂搞兩性關係, 看財經類書擔心他學會詐騙, 看哲學書擔心他不會混社會……世上還有孩子能讀的書嗎?

二、孩子各種“犯罪念頭”是他對於各種委屈的報復, 這只說明孩子內心有憋屈, 不說明他是個“准罪犯”。 從你的來信就可以感覺到你們對孩子犯了很多錯。 你們自己不愛讀書, 缺少思考, 卻胡亂管教孩子

Advertisiment
致使孩子內心積滿了痛苦和怨氣。 所幸孩子喜歡閱讀, 閱讀不僅帶給孩子思考, 也有療愈作用。 也就是說, 你們作為家長所犯的錯誤, 是孩子手中的一本本書替你們進行了修正。

所以, 第一你要感謝書, 若想平息孩子各種“犯罪念頭”, 不僅不能限制他的閱讀, 更應該鼓勵他博覽群書, 想讀什麼讀什麼。 第二, 父母再不要打罵孩子, 也不要管制孩子, 給孩子充分的愛與自由。 只要你們不對孩子憂心忡忡, 正面看待孩子, 他就會慢慢越變越好。

說實話, 就你的孩子, 一個初三的孩子就有這樣的閱讀和思考, 並且這樣誠實, 我很欣賞他。 你們只要記住上面兩個要點, 他很可能將來是個難得的人才呢。 至少, 他會是一個正常的人, 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