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兒童疾病>正文

胡桃夾綜合征

胡桃夾綜合征(nutcrackerphenomenon)即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征, 又稱胡桃夾現象, 好發于青春期至40歲左右的男性, 兒童發病分布在4~7歲, 多發年齡見于13~16歲。 人體的血管像四通八達的道路一樣, 是有一定走向的。 左腎靜脈行走在腹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之間, 這兩條動脈構成40~60度的夾角, 左腎靜脈剛好通過此夾角。 從解剖上看, 右腎靜脈徑直注入下腔靜脈, 行程短而直。 而左腎靜脈則需穿過腹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之間的夾角, 跨越腹主動脈前方始能注 入下腔靜脈, 因此左腎靜脈遠較右腎靜脈長。 正常時, 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之間的夾角被腸系膜、脂肪、淋巴結和腹膜等所充塞,
Advertisiment
使左腎靜脈不致受到壓擠。 當青春期發育較快、身高迅速增長、脊柱過度伸展、體形急劇變化或腎下垂等情況下, 左腎靜脈在這個夾角中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會受到擠壓, 引起血流變化和相應的臨床癥狀。
胡桃夾現象的主要癥狀是血尿和蛋白尿, 其中無癥狀肉眼血尿更易發現。 血尿的原因是左腎靜脈受壓致腎靜脈高壓, 左腎靜脈擴張所引流的輸尿管周圍靜脈與生殖靜脈淤血、與腎集合系統發生異常交通, 或部分靜脈壁變薄破裂, 引起非腎小球性血尿, 還會發生睪丸靜脈和卵巢靜脈淤血而出現肋腹痛, 并于立位或行走時加重。 另外男性還能發生精索靜脈曲張。
Advertisiment
此外有蛋白尿, 不規則月經出血, 高血壓等。 此病的診斷標準為:一側腎出血;尿紅細胞形態為非腎小球性;尿中鈣排泄量正常;膀胱鏡檢查為左側輸尿管口噴血或血性尿;腹部彩超或CT檢查可見左腎靜脈擴張等。
超聲對胡桃夾綜合征的診斷有著明顯的優勢, 超聲檢查時可清晰顯示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及左腎靜脈的解剖情況, 在不同橫斷面均可找到左腎靜脈擴張近段的最大內徑, 測值準確, 同時可觀察并測量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變化。 彩超血流速度提供更準確的血流動力學變化, 有助于此病診斷。 超聲檢查還能除外先天性畸形、外傷、腫瘤、結石、感染性疾病及血管異常等造成的血尿。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