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子中含有一種名為“胡椒堿”的化學物質, 該物質具有防止乳腺癌的功效。 胡椒與薑黃(咖喱粉)搭配, 其抗癌功效會更強。
2 胡椒的功效與作用:防止衣物褪色
為了防止衣物褪色, 在洗衣服的時候, 可將一茶匙胡椒粉與適量洗衣粉一起加入洗衣機中。 洗完之後, 胡椒粉不會有任何殘留。
3 胡椒的功效與作用:亮白清潔肌膚
胡椒可以刺激血液迴圈, 去除皮膚死亡細胞, 使皮膚表層獲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 配方:1杯食糖、半杯無味按摩油、6滴橙味精油、一小撮胡椒粉, 攪勻即可。
Advertisiment
123 4 胡椒的功效與作用:治鼻塞防感冒
胡椒是一種天然的解充血藥, 胡椒中的化學物質可刺激鼻粘膜細胞產生稀釋黏液, 從而打通鼻子, 緩解感冒症狀。 雞湯撒上胡椒粉, 是通鼻的完美食物搭檔。
5 胡椒的功效與作用:不同顏色特性有差異
黑胡椒、白胡椒和綠胡椒都是同一種植物的果實, 可以交替使用。 但是顏色不同, 特性各異。 黑胡椒味辣刺鼻;白胡椒味辣但香味稍淡;綠胡椒味道最淡。 大眾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相應的胡椒。
6 胡椒的功效與作用:助消化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堿, 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 能祛腥、解油膩, 助消化。
123 7 胡椒的食療方法
1、胡椒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
Advertisiment
內服:用白胡椒1克研粉, 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散劑。 1歲以下每次0.3~0.5克, 3歲以下0.5~1.5克, 一般不超過2克, 每日3次, 連服1~3天為一療程。 如有脫水現象須補液。 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性腹瀉20例, 痊癒18例, 好轉2例。
外敷:以胡椒末填敷患兒臍眼, 外貼暖臍膏, 固定24小時, 未愈可再貼1次。 觀察40例, 均有效。
穴位注射:取白胡椒研碎蒸餾製成50%注射液, 行穴位注射。 取穴:天樞、足三裡。 小兒每穴0.2毫升, 成人每穴0.5毫升, 兩側交替應用。 治療42例, 經治1~5次(一般1~3次)均獲痊癒。
2、胡椒治療腎炎
取白胡椒7粒, 新鮮雞蛋1個。 先將雞蛋鑽一小孔, 然後把白胡椒裝入雞蛋內, 用麵粉封孔, 外以濕紙包裹, 放入蒸籠內蒸熟。 服時剝去蛋殼, 將雞蛋胡椒一起吃下。 成人每日2個,
Advertisiment
3、胡椒治療慢性氣管炎和喘息
將白胡椒粒放入75%酒精中泡30分鐘, 取出切成2或4瓣, 用於穴位埋藏。
選穴:膏盲, 定喘, 腳骨前壓痛點(天突至膻中穴之間的壓痛點), 膻中, 肺俞。 治療時胸前、背後各取1穴, 切開1釐米長、0.5釐米深之切口, 用止血鉗伸入作穴位按摩, 患者有酸麻脹感和喉頭發熱感, 再把胡椒瓣放入穴位, 蓋好敷料, 不必縫合, 7天做1次, 一般需做2~3次。 胡椒不被吸收, 故須注意局部感染。 亦可將白胡椒製成10%的注射液, 行穴位注射;進針後待有酸麻脹感時快速注入0.7~1.0毫升(成人量)藥液。
選穴:大椎, 定喘, 膏盲, 肺俞;配穴:通氣, 膻中,
Advertisiment
4、胡椒治療神經衰弱
取白胡椒1粒(剪成兩半)置於耳穴部位, 膠布固定;而後用拇指捏壓敷藥部位至有發熱感, 每日4~6次。 捏壓時不宜搓撚以免移位, 若胡椒破碎或捏壓無刺激時, 需重新更換。 一般宜持續2周, 如有反復則宜繼續第二療程。 取穴:神經衰弱-枕、腎、神門;神經衰弱綜合症-皮質下、額、心。 初步觀察, 對失眠、頭痛、頭昏、入睡困難、睡眠浮淺等療效顯著, 對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療效較差。
5、胡椒治療皮膚病
先取紫皮蒜搗爛, 再加入細胡椒粉(2:1)共搗成糊狀備用。 治療時先用三棱針在雙側耳背靜脈點刺放血;並在一側耳輪腳凹陷處劃破表皮(1~2釐米長的豎切口), 雙耳交替劃割。
Advertisiment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