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脊髓灰質炎發熱特點簡介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本病多發於1~5歲小兒, 且臨床以肌肉弛緩性麻痹為特點, 故俗稱“小兒麻痹症”。

本病初起多以發熱為主要表現, 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 伴有全身不適、咽痛、咳嗽或嘔吐、腹瀉等症狀。 經1~4天后熱勢漸退, 其他症狀亦隨之消失。 熱退後1~6天, 患兒體溫可再次上升, 即所謂“雙峰熱”。 同時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煩躁或嗜睡, 全身肌肉疼痛, 感覺過敏。 高熱持續3~6日或更久, 體溫開始逐漸下降, 在體溫開始下降時出現肢體癱瘓, 以後逐漸加重。 一般體溫降至正常後, 癱瘓亦停止進展。

Advertisiment

脊髓灰質炎為什麼會表現為雙峰熱型呢? 這是因為病毒侵入人體後, 進入血液迴圈形成病毒血症, 首先侵犯呼吸道、消化道等非神經組織, 引起發熱等前驅症狀。 此時體內中和抗體產生, 病毒被清除, 可使疾病停止發展, 而不發生神經系統病變。 如果感染病毒量大, 毒力強或機體免疫力差, 則病毒可通過血腦屏障侵入中樞神經系統, 引起脊髓前角灰質炎, 故再次出現發熱, 並可引起癱瘓。

脊髓灰質炎以雙峰熱為典型的臨床特徵, 但有不少患兒在病程中並沒有典型的雙峰熱表現。 也有的患兒在第一次發熱時, 由於熱勢不高, 其他症狀也不明顯, 很容易被家長忽視, 而直到第二次發熱, 同時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時,

Advertisiment
才被家長注意。

脊髓灰質炎在發熱時, 可以用物理或藥物降溫, 以緩解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