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肛原因逐一細數 可治可防科學調養

脫肛是由於便秘造成的嗎?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和痔瘡是一樣的嗎?小孩子會不會脫肛?今天我們一起來揭開脫肛神秘的面紗, 瞭解一下脫肛的家庭養護方法吧!

脫肛是怎麼一回事?

顧名思義, 脫肛指的就是肛管、直腸和乙狀結腸從肛門脫出。 初起時, 脫出來的腸道體積比較小, 只有在排便時或者大力排便時脫出, 便後就會自行復位。 隨著疾病的發展, 腫物越演越烈, 脫出次數頻繁, 便後也不能夠乖乖的自己“回家”, 需用手托回肛門內, 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 最後在輕度咳嗽、腹部用力甚至站立時亦可脫出。

Advertisiment

 
脫肛跟便秘脫不了干係

隨著脫垂加重, 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 常有黏液流出, 導致肛周皮膚濕疹、瘙癢。 因直腸排空困難, 常出現便秘, 大便次數增多, 呈羊糞樣。 黏膜糜爛, 破潰後有血液流出。 內脫垂常無明顯症狀, 偶爾在行腸鏡檢查時發現。

脫肛常常需與痔瘡相鑒別。 痔瘡指的是靜脈團曲張脫出肛門, 對象是曲張的靜脈團。 而脫肛的“主角”則是肛管、直腸和乙狀結腸。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而一般內痔疼痛不明顯, 主要是因為內痔位於粘膜, 神經分佈較少的緣故。 便血和脫肛是內痔常見的表現, 出血發生在便前或便後, 一般是鮮紅的, 不與大便混合。

在目前的情況下, 肛管、直腸和乙狀結腸還沒有告訴我們, 為什麼他們要跑出來不好好待在自己的崗位上。

Advertisiment
我們只能夠認為脫肛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發育不良、營養不良患者、年老衰弱者, 經常便秘和腹瀉、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 、排尿困難、多次分娩等。

輕度脫肛對人們的健康、日常生活影響不大, 而重度脫肛就會產生諸多的危害。 脫肛(直腸脫垂)較嚴重的, 長期脫垂將致陰部神經損傷產生肛門失禁、潰瘍、肛周感染、直腸出血, 脫垂腸段水腫、狹窄及壞死的危險, 所以, 患者不要盲目擅自用藥或進行不科學的治療延誤病情。


脫肛不宜吃蜂蜜

脫肛應該如何治療?

傳統治療脫肛的方法往往粗暴的一刀切:直接將脫出的腸道切除。 然而這種方式真的太野蠻了!輕輕切就好了嘛!所以現在就有了一種微創手術治療脫肛的方法。

Advertisiment
脫肛也可以中藥治療的, 中藥治療的比較穩妥, 沒有什麼副作用。 比如雙紅提肛方。 治療穩妥, 沒有什麼副作用。

除了手術外, 輕度脫肛的病人日常可以多做仰臥屈膝運動和提肛門運動, 有助於提高盆底肌肉的柔韌性。 至於飲食方面, 脫肛病人忌煙酒, 忌肥死你不償命的食物, 比如肥肉, 而糯米飯等膩死你不消化的食物也是不要吃的。 其他比如辣椒、蒜、花椒、烈性酒等刺激性食物都是例牌禁止的。 此外, 久瀉者不宜吃蜂蜜、蔥、蒜、豆類、土豆、蘿蔔、芹菜、韭菜等質粗, 會讓你腹瀉地更厲害的食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