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腎臟病變早期可通過尿常規儘早發現

麻友小娣:醫生叫做尿常規, 其實有二項偏高, 白細胞計數934.00/UI, 參考範圍0.00-27.00, 上皮細胞計數227.80/UI, 參考0.00-36.00, 請問會有什麼問題嗎?看著一堆的數字, 很多人都好疑惑, 尿常規檢查有什麼作用?年常規檢查報告怎麼看?

什麼是尿常規

尿常規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 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一旦發現尿異常, 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指征, 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 近年來有不少人強調, 負責醫生應自己動手做患者尿常規檢查, 是有利於醫生發現腎臟疾病的一般診斷方法。

Advertisiment

尿常規(尿檢)是三大常規項目之一。 去醫院看病, 免不了要作一些檢查, 其中三大常規:及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最常用。

尿常規主要項目有:尿的顏色, 尿的酸鹼性(PH值), 尿的比重及蛋白定性和鏡檢測定尿的沉渣計數。 其主要內容有:鏡檢尿中的白細胞、膿細胞和紅細胞(正常紅細胞、皺皮紅細胞、及影細胞)上皮細胞、複粒細胞及其它精子。 以及在病理情況下各種管型相似物質。

尿常規檢查報告怎麼看?

做尿常規檢查所得結果寫在一張紙上, 這張紙就叫尿常規化驗單。 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酸鹼度(pH)、尿比重(SG)、尿膽原(URO)、隱血(BLO)、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膽紅素(BIL)、酮體(KET)、尿紅細胞(RBC)、尿液顏色(GOL)。

尿常規化驗單是分析接受尿常規檢查者的身體狀況的重要依據。

Advertisiment
以下以表格來說明各指標的意義:

名稱
正常
異常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見於頻繁嘔吐、呼吸性堿中毒等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見於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見於高熱、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降低多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和腎盂腎炎等
尿膽原(URO)
超過此數值, 說明有黃疸
隱血(BLO)
陰性(-)
陽性(+)同時有蛋白者, 要考慮腎臟病和出血
白細胞(WBC)
陰性(-)
超過五個, 說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陰性或僅有微量
陽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性病變
尿糖(GLU)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膽紅素(BIL)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肝細胞性或阻塞性黃疸
酮體(KET)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嘔吐、腹瀉
尿紅細胞(RBC)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腫瘤、腎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顏色(GOL)
淺黃色至深黃色
黃綠色、尿渾濁、血紅色等就說明有問題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