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治療腦發育不全、腦癱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性疾病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認識誤區對于有手術指征的可嘗試手術。
牙牙學語、蹣跚學步……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順順利利地長大, 然而, 這個最簡單的愿望對于李明的父母來說卻是奢望。 1歲多時, 小李明開始學走路, 父母發現他的右側肢體無力, 走路也總是一瘸一拐, 開始他們不以為意, 覺得小孩子走路不穩是正常現象。 誰知, 隨著年齡的增長, 李明走路跛行、肢體無力的癥狀越來越明顯。
Advertisiment
該院神經外科主任唐運林教授表示, 其實像李明這種長期吃藥、針灸等都無效的腦癱患兒早就該接受手術了。 在治療腦癱、腦發育不全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性疾病的過程中, 很多患者家屬和醫生都存在著誤區, 有的只吃藥, 有的只做康復訓練, 還有的不分原由地一律做高壓氧治療等,
Advertisiment
醫學指導/解放軍廣州458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唐運林教授
家長在治療過程中存在五大誤區
小兒腦癱, 是小兒出生前后腦實質性損傷引起的運動功能障礙、智力低下、癲癇、失語、耳聾等一組綜合征。 若能及時發現, 及早干預, 預后基本比較理想。 但是, 臨床上經常遇到一些錯過最佳康復期的患兒, 這主要與家長和部分醫生的錯誤認識有關:
1.認為是早產所致。 早產兒的家長見到小兒的翻身、趴臥、坐、立、走等運動發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齡兒時,往往會簡單地認為是早產原因造成的,
Advertisiment
2.誤以為是缺鈣。 有些家長對此病缺乏認識, 認為軟、癱、抽筋就是缺鈣引起的, 一味地補鈣, 結果鈣補得不少, 患兒仍抬不起頭, 到該坐、站、走的年齡仍不能坐、站、走。
3.認為不可治, 索性放棄。 治療腦癱在國內外都是比較棘手的。 按原來的西醫觀點, 腦癱是不可治的。 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 實踐已證實只要盡早進行合理干預, 腦癱患兒的康復治療大有希望。
4.欲速而不達。 有些家長治病心切, 只要一聽到哪里能治這種病, 都要去試一下, 但治療幾天, 效果不明顯, 就認為無效, 干脆放棄。 殊不知, 治療腦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Advertisiment
5.采取單一療法。 有些家長希望能用一種單一治療方法治好疾病, 讓孩子少受苦, 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手術療法有嚴格的適應證, 而各種物理療法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實踐表明, 治療腦癱的最佳方案是中西醫結合, 采用綜合療法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移植干細胞也有嚴格的適應證
“對于已經錯過了最佳康復期的患兒, 在吃藥和各種物理療法都不能奏效的情況下, 為避免患兒出現精神行為異常和并發其他嚴重疾病, 就要從根本上解決神經系統問題, 移植神經干細胞是一種有效方法。 “唐運林介紹, 研究證明, 神經干細胞移植到損傷區后能夠激活和修復腦內已經受損的神經細胞,
Advertisiment
唐運林介紹, 通過立體定向導航手術加神經干細胞移植后雖不能立即提高患者的智力, 但可以控制部分大腦發育不全患者的精神癥狀及行為失控的表現, 再配合藥物及智力訓練等綜合治療, 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目前已經有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城市的眾多醫院開展了臨床治療, 廣州多家三甲醫院都可進行這項手術。
但唐運林同時表示, 這項手術也有嚴格的適應證, “該技術不宜常規應用, 一種疾病只有在應用了各種常規治療方法都無效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手術。 高度過敏體質或有嚴重過敏史者;休克或全身衰竭生命體征不正常者;晚期惡性腫瘤;正處于全身感染或局部嚴重感染的患者;合并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友病等都不宜接受移植手術。總之,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意見。” 定向移植干細胞手術風險較低
對于絕大多數家長來說,神經干細胞移植畢竟是個新鮮詞,那么,這項技術適用于哪些疾病?到底風險如何?唐運林一一給記者做了解答。
記:神經干細胞移植都適用于哪些疾病呢?
唐:從目前的研究來說,主要適用于腦梗塞、腦出血偏癱、腦發育不全、腦萎縮、共濟失調疾病、腦癱、癲癇、帕金森氏病、腦外傷偏癱、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疾病等。
記:用于移植的干細胞是從哪里采集的呢?
唐:用于移植的干細胞來源主要有三種:①自體來源的骨髓源神經干細胞;②臍帶血神經干細胞;③胚胎神經干細胞。
記:移植手術的風險大嗎?
唐:神經干細胞移植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靜脈注射移植;二是腰椎穿刺蛛網膜下腔注射;三是立體定向導航將神經干細胞直接移植到腦組織中。經過臨床實踐對比,通過立體定向導航將干細胞直接注入到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和病變部位效果較其他方法更有效。該方法不但創傷小,也符合神經解剖和生理的要求,手術的風險較低。
什么是干細胞?
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諸如壁虎、蚯蚓和水蛭等,如果肢體、爪子甚至半截身子斷了,很快就能重新長出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類生物全身都有一種本領非凡的神奇細胞,可以分化生長發育成為需要的器官,這就是這些生物可以自體修復的奧秘所在。這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生成各種組織器官,這就是干細胞,醫學界稱之為“萬用細胞”。在臨床中,造血干細胞應用較早,目前已逐漸成為治療白血病、各種惡性腫瘤放化療后引起的免疫系統功能障礙等疾病的重要手段。而神經干細胞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大量臨床實踐已證明,神經干細胞移植可以治療眾多目前傳統醫學難以治療的疾病。科學家表示,用神經干細胞替代已被破壞的神經細胞,有望使因脊髓損傷而癱瘓的病人重新站立起來,甚至失明、帕金森氏病、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等絕大多數疾病,都可望借助干細胞移植獲得康復。
了解更多兒科知識,請進入兒童疾病
高度過敏體質或有嚴重過敏史者;休克或全身衰竭生命體征不正常者;晚期惡性腫瘤;正處于全身感染或局部嚴重感染的患者;合并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友病等都不宜接受移植手術。總之,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意見。” 定向移植干細胞手術風險較低對于絕大多數家長來說,神經干細胞移植畢竟是個新鮮詞,那么,這項技術適用于哪些疾病?到底風險如何?唐運林一一給記者做了解答。
記:神經干細胞移植都適用于哪些疾病呢?
唐:從目前的研究來說,主要適用于腦梗塞、腦出血偏癱、腦發育不全、腦萎縮、共濟失調疾病、腦癱、癲癇、帕金森氏病、腦外傷偏癱、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疾病等。
記:用于移植的干細胞是從哪里采集的呢?
唐:用于移植的干細胞來源主要有三種:①自體來源的骨髓源神經干細胞;②臍帶血神經干細胞;③胚胎神經干細胞。
記:移植手術的風險大嗎?
唐:神經干細胞移植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靜脈注射移植;二是腰椎穿刺蛛網膜下腔注射;三是立體定向導航將神經干細胞直接移植到腦組織中。經過臨床實踐對比,通過立體定向導航將干細胞直接注入到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和病變部位效果較其他方法更有效。該方法不但創傷小,也符合神經解剖和生理的要求,手術的風險較低。
什么是干細胞?
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諸如壁虎、蚯蚓和水蛭等,如果肢體、爪子甚至半截身子斷了,很快就能重新長出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類生物全身都有一種本領非凡的神奇細胞,可以分化生長發育成為需要的器官,這就是這些生物可以自體修復的奧秘所在。這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生成各種組織器官,這就是干細胞,醫學界稱之為“萬用細胞”。在臨床中,造血干細胞應用較早,目前已逐漸成為治療白血病、各種惡性腫瘤放化療后引起的免疫系統功能障礙等疾病的重要手段。而神經干細胞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大量臨床實踐已證明,神經干細胞移植可以治療眾多目前傳統醫學難以治療的疾病。科學家表示,用神經干細胞替代已被破壞的神經細胞,有望使因脊髓損傷而癱瘓的病人重新站立起來,甚至失明、帕金森氏病、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等絕大多數疾病,都可望借助干細胞移植獲得康復。
了解更多兒科知識,請進入兒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