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不穩:在行腰椎間盤切除術的一部分病人中, 坐骨神經痛消失而腰痛持續存在, 其中一些原因是由於腰椎不穩, 表現在腰椎前屈時出現異常活動。 所以對於腰痛症狀嚴重的,
Advertisiment
二、血管損傷:主要發生在經後路手術摘除椎間盤時造成。 若經前路腹膜內或腹膜外摘取椎間盤時, 由於暴露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或髂總動、靜脈, 反而不易誤傷這些大血管。 血管損傷的原因, 多系用垂體鉗過深地向前方摘除椎間盤組織, 結果組織鉗穿過前側纖維環, 鉗夾大血管後造成血管撕裂傷。
三、神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時, 受壓神經根本身即因椎間盤組織的壓迫, 髓核物質的化學性刺激而充血、水腫、粘連等呈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 因此在手術後, 可有神經症狀較前加重的可能, 有的則是因手術操作而引起的神經損傷。
Advertisiment
四、後關節退變與骨質增生:腰腿痛病史較長的腰椎間盤突出多合併, 有後關節的退變和骨質增生。 一方面表現為腰椎間盤突出及退變致椎間隙變窄、椎間盤鬆弛;另一方面表現為上關節突的骨質增生可使椎間孔進一步狹窄, 增加神經根受壓機會。
五、退行性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或退變造成的纖維環鬆弛後突、椎間隙狹窄、黃韌帶肥厚、椎體後緣和椎間關節的骨質增生都可造成椎管變小, 使原來較小的椎管產生狹窄, 屬繼發性椎管狹窄。 長期反復的腰痛, 酸困, 繼而出現間竭性跛行。
Advertisiment
六、黃韌帶肥厚、鈣化:黃韌帶肥厚是慢性腰肌勞損所致, 椎板間黃韌帶肥厚可使椎管狹窄而壓迫硬脊膜囊, 關節囊部黃韌帶肥厚可壓迫神經根, 產生類似椎間盤突出的徵象。
七、感染:這是較為嚴重的合併症, 尤其是椎間隙感染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很大, 恢復時間長, 一般感染率為14%左右。 主要表現是:原有的神經痛和腰腿痛症狀消失, 5~14天后發生劇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痙攣, 不能翻身, 痛苦很大。
專家溫馨提醒: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的多種併發症, 注意和醫生進行配合, 避免併發症的產生。